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之积也不厚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
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二虫又何知
⑨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虚词理解为“助词,定语后置标志”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B.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夫晋,何厌D.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从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善莫大 公嗾夫獒
B.遂扶下 使妇人载过朝
C.其我谓也    未知母存否
D.而观其丸也  寝门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之 然则一羽不举 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B.其 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为国以礼,言不让
C.乎 异三子者之撰 恢恢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D.而 泉涓涓始流  夜缒出,见秦伯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从之   ②行李之往来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愿大王少假借之    ⑤天下之利匕首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⑦君之所知也   ⑧秦之遇将军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
A.①④⑨/②⑦⑧/③⑤⑥/⑩
B.①④⑨⑩/②⑦⑧/③⑤⑥
C.①④⑨⑩/②⑥⑦⑧/③⑤
D.①④⑨/②⑧/③⑤⑥⑦/⑩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泉涓涓始流。 ②弃甲曳兵走。
B.①问征夫前路。 ②是区区不能废远。
C.①州司临门,急星火。    ②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D.①悟已往不谏。 ②夫晋,何厌有。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始指异 ②古学者必有师
B.①施施行 ②吾尝终日思矣
C.①盘盘,困困,蜂房水涡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D.①圣人之所以为圣……皆出于此乎 ②声呜呜然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依天理 ②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B.①提刀立,为之四顾   ②后人哀之不鉴之
C.①臣神遇而不以目视    ②不忍杀之,赐公
D.①杳不知其所也 ②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吾尝终日思矣 顺流东也
B.古学者必有师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C.师不必贤弟子 冰,水为之而寒
D.生乎吾前,闻道也固先乎吾 余嘉能行古道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选项中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惑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不复挺者,輮使然也 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
C.青,取之于蓝,而青蓝 不拘于时,学
D.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