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
(2)动词的活用
逐北(_____________)
外连衡而诸侯(_______)
吞二周而诸侯(_______)
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
序八州而同列(_______)
约从衡(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通假字
缔交(______________)
陈利兵而谁(__________)
余年矣(____________)
赢粮而从(____________)
棘矜(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___________)
卷天下,举宇内,括四海之意(__________)
天下应(_________)
赢粮而从(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古今异义
以致天下之士(_______________)
流血漂(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践华为城(______________)
才能不及中人(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一词多义
(1)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_____)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
臣固知公子之还也(_______)
(2)制
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_____)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而望矣 跂:踮起脚B.舆马者  假:利用
C.而不舍 锲:雕刻D.而江河  绝:断绝
【小题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思矣
A.吾尝跂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二螯D.我决起飞,抢榆枋而止
【小题3】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小题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矢遗镞(失去)
至尊而制六合(实行)
B.追亡逐(溃败的军队)
奋六世之余(威势)
C.瓮绳枢之子(窗户)
斩木为兵,竿为旗(揭开)
D.数百之众(率领)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池)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词多义
(3)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_______)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
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________)
(4)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________)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________)
蒙故业,因遗策(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一词多义
(9)利
因利乘便(_________)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________)
(10)而
皆明智而忠信(_________)
争割地而赂秦(___________)
振长策而御宇内(___________)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_________)
夫作难而七庙隳(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一词多义
(7)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________)
收天下之兵(____________)
(8)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________)
追亡逐北(________)
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