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词类活用
(2)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_____________)
外连衡而斗诸侯(_______)
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
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
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
约从离衡(_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_____________)
外连衡而斗诸侯(_______)
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
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
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
约从离衡(_________)
通假字
合从缔交(______________)
陈利兵而谁何(__________)
百有余年矣(____________)
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
锄耰棘矜(______________)
合从缔交(______________)
陈利兵而谁何(__________)
百有余年矣(____________)
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
锄耰棘矜(______________)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___________)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_________)
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
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
(1)名词的活用
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___________)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_________)
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
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
古今异义
以致天下之士(_______________)
流血漂橹(___________________)
分裂山河(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践华为城(______________)
才能不及中人(______________)
以致天下之士(_______________)
流血漂橹(___________________)
分裂山河(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践华为城(______________)
才能不及中人(______________)
一词多义
(1)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_____)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
臣固知公子之还也(_______)
(2)制
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_____)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_____)
(1)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_____)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
臣固知公子之还也(_______)
(2)制
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_____)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小题3】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 | B.假舆马者 假:利用 |
C.锲而不舍 锲:雕刻 | D.而绝江河 绝:断绝 |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C.蟹六跪而二螯 | 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B.君子生非异也 |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池)
A.亡矢遗镞(失去) 履至尊而制六合(实行) |
B.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奋六世之余烈(威势) |
C.瓮牖绳枢之子(窗户)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 |
D.将数百之众(率领) |
一词多义
(3)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_______)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
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________)
(4)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________)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________)
蒙故业,因遗策(_________)
(3)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_______)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
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________)
(4)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________)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________)
蒙故业,因遗策(_________)
一词多义
(9)利
因利乘便(_________)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________)
(10)而
皆明智而忠信(_________)
争割地而赂秦(___________)
振长策而御宇内(___________)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_________)
夫作难而七庙隳(__________)
(9)利
因利乘便(_________)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________)
(10)而
皆明智而忠信(_________)
争割地而赂秦(___________)
振长策而御宇内(___________)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_________)
夫作难而七庙隳(__________)
一词多义
(7)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________)
收天下之兵(____________)
(8)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________)
追亡逐北(________)
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
(7)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________)
收天下之兵(____________)
(8)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________)
追亡逐北(________)
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