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
①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古义:_______
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
②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_______
今义:模仿。
当前题号:1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处秦革灭尽之际(接近)  不在战矣(所以)
B.秦人不自哀(空闲)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断定)
C.战败而亡,不得已(如果) 破灭之也(规律)
D.斯用兵之也(效仿) 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④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⑥刺客不行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当前题号:3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动词的活用
⑩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当前题号:4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⑥鼎,金
⑦可怜焦土
秦者秦也 
⑨后人哀之而不之:
当前题号:5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名词的活用
①骊山构而西折:方位名词作状语,从北边、向西
②未云何
③不霁何
来于秦:
朝歌夜弦
当前题号:6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①爱
纷奢,人亦念其家    动词,___________ 使秦复六国之人    动词,___________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动词,___________
②族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动词,___________ 士大夫之,日师日弟子云者  名词,_________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 名词,___________
③一
六王毕,四海  动词,___________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 形容词,_______
黄鹤去不复返  副词,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①,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②?”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③。其有放牛者,辄云属稚子,终无侵犯④。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正部郡,风威大行⑤。后考妖言不实论⑥。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⑦。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⑧。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以千数。⑨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⑩,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阅读示范
【小题1】读懂文意——依据传主生平,分层梳理文脉
【小题2】读懂句意——回扣所学知识,突破障碍词句
①宠风声大行     大行:
②在郡何以为   理:
③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清夷
④辄云属稚子,终无侵犯  以:
正部郡,风威大行 绳:
【小题3】⑥后考妖言不实论 坐:
⑦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压塞:
⑧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咨嗟:
⑨致奠以千数 醊:
⑩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旋踵:
真题演练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审美鉴赏之文化常识)(   )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
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①毕:六王,四海一  动词,_________ ②构:骊山北而西折 动词,_________
③走:直咸阳 动词,_________ ④落:矗不知其几千万 量词,_________
⑤幸:缦立远视,而望焉 动词,_________ ⑥负:使栋之柱    动词,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⑦率:赂秦耶    副词,_____________    ⑧固:不在战矣 副词,_____________
⑨既:五国丧    副词,_____________    ⑩终:继五国迁灭    副词,_____________
⑪诚:不得已    副词,_____________    ⑫苟:以天下之大 连词,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