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
B.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瞻仰回顾往事遗物,就像发生在昨天,让他人忍不住放声痛哭。
C.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然而这些只可以向有智慧的人去说,难于对庸俗不堪的人去讲。
D.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遵守规矩。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难求 确实,实在   夜深还过女墙来 城上凹凸形的矮墙
B.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    迫近  水荡漾清猿啼 清澈
C.可以横峨眉巅 横渡,穿越 壬戌之秋,七月既 农历每月十五日
D.势五岳掩赤城   拔起来  寻蒙国恩,臣冼马 任命,授予官职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王禹偁《待漏院记》)
译:还有(一类宰相)没有恶名也没有美名,只是跟随众人进退,窃取高位苟求利禄。
B.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译:古时候没有谏官,从公卿大夫到百工商贾,没有不能进谏的。
C.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译:视官爵如同粪土,天下有谁能够增加他的负累呢?
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洵《六国论》)
译:等到李牧因谗言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却没能坚持到底。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产业(经营)    每一令出,平其功(夸耀)
B.乃以秦王吏(交给)  游子故乡(思念)
C.高祖为亭长,素诸吏(轻视)  而右将军独下吏,死(应当)
D.吾闻汉我头千金 (悬赏) 何兴之也!(快)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缒而出 ________ ②济而设版焉 ________
③既封郑 ________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函陵 ________    ②与郑人 ________
(3)意动用法
越国以远 ________
(4)使动用法
①若不秦 ________ ②若郑而有益于君 ________
③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 ④既东郑 ________
⑤阙秦以利晋 ________
(5)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 ________ ②共其乏困 ________
(6)形容词作动词
①因人之力而之,不仁 ________ ②邻之,君之也 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使子婴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龙虎  ④谁大王为此计者  ⑤国以礼,其言不让  ⑥不足外人道也  ⑦若属皆且所虏  ⑧如今人方刀俎
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C.取与之必于时也D.余得遍观群书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头发B.吾得事之
C.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D.项伯乃驰之沛公军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特殊句式
(1)是寡人之过也。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晋,何厌之有?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其无礼于晋。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通假字
(1)共其乏困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