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收殓、埋葬。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中有了最终的目标,梦也就一样有趣。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
D.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东家的狗在西家叫,客人经过厨师身边去吃饭。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驼种树 业:职业
既然     已:“已”通“矣”,了
B.而幼孩 字:养育
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用指甲划破
C.故且怠 病:生病
宗庙之事,会同   如:或者
D.客逾庖而 宴:宴请
竟日默默在此 竟日:一整日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既然已,勿动勿虑B.以吾一日长乎尔
C.令人长号不自禁D.食之可以清酒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王还柱走   ②图穷匕首见    ③而乃手共搏之   ④侍医夏无且其所奉药囊提轲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B.本事不理
C.道路有死人D.其死也坚强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踞以骂
B.又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群臣侍殿上者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
B.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世上的人竭力指责他,然而他也并不感到更加哀伤。
C.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精神专一,形体仿佛已经消失,似乎与各种变化互相融合。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应当与秦国相比较,或许不能够轻易地估量。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岂能毋哉 ②则毋杨矣 ③行贤而去自之心  ④美者自,吾不知其美也 ⑤将在于贤而已 ⑥不义不 ⑦不能以尚事能为政也 ⑧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也 ⑨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A.①③④/②⑤⑥/⑦⑨/⑧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
C.①⑧/②⑤⑥/③④⑦⑨D.①⑧/②⑦⑨/③④/⑤⑥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世学者多似此类B.子胥出走,边候得之
C.不法常可D.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