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收殓、埋葬。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中有了最终的目标,梦也就一样有趣。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
D.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东家的狗在西家叫,客人经过厨师身边去吃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6 01:44: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薛讷,字慎言,起家城门郎,迁蓝田令。富人倪氏讼息钱于肃政台,中丞来俊臣受赇,发义仓粟数千斛偿之。讷曰:“义仓本备水早,安可绝众人之仰私一家?”报上不与。会俊臣得罪亦止。后突厥扰河北,武后以讷世将,诏摄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使。对同明殿,具言:“丑虏冯暴,以庐陵王藉言,今虽还东宫,议不坚信,若太子无动,贼不讨而解。”后纳其言。俄迁幽州都督、安东都护。改并州长史,检校左卫大将军。讷久处边,有战功。开元初,玄宗讲武新丰,诏讷为左军节度时诸部颇失序唯讷与解琬军不动帝念轻骑召之至军门不得入礼成尤见慰劳明年,契丹、奚、突厥连和,数入边,讷建议请讨,诏监门将军杜宾客、定州刺史崔宣道与讷帅众二万出檀州。宾客议:“方暑,士负戈赢粮深讨,虑恐无功。”姚元崇亦持不可,讷独曰:“夏草荐茂,羔犊方息,不费馈饷,因盗资,振国威灵,不可失也。”天子方欲夸威四夷,喜奇功,乃听讷言,而授紫微黄门三品以重之。师至滦河,与贼遇,诸将不如约,为虏覆,尽亡其军。讷脱身走,而罪宣道及大将李思敬等八人,有诏斩以徇,独宾客免,尽夺讷官爵。俄而吐蕃大酋坌达延、乞力徐等众十万寇临洮,入兰州,剽牧马,诏讷白衣摄羽林将军,为陇右防御使,与王睃击之。追及贼,战武阶驿,掎角劫之,破其众;尾北至洮水,又战长城堡,杀卤数万,禽其酋六指乡弥洪,悉收所掠及仗械不赀。时帝欲自将北伐,及讷大克,乃止行。命紫微舍人倪若水即军陟功状,拜讷左羽林大将军,复封平阳郡公,以子畅为朝散大夫。又授凉州镇军大总管,赤水、建康、河源边州皆隶节度。俄为朔方行军大总管。久之,以老致仕。卒,年七十二,赠太常卿,谥曰昭定。讷性沉勇寡言,其用兵,临大敌益壮。

(节选自《新唐书·薛讷传》)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左威卫将军  摄:代理
B.士负戈粮深讨  赢:担负
C.及讷大 克:战胜
D.即军功状 陟:处罚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诏讷为左军节度时/诸部颇失序/唯讷与解琬军不动/帝令轻骑召之/至军门不得/礼成/尤见慰劳/
B.诏讷为左军节度时/诸部颇失序唯讷与解琬/军不动/帝令轻骑召之/至军门/不得入/礼成/尤见慰劳/
C.诏讷为左军节度/时诸部颇失序唯讷与解琬/军不动/帝令轻骑召之/至军门不得/入礼成/尤见慰劳/
D.诏讷为左军节度/时诸部颇失序/唯讷与解琬军不动/帝令轻骑召之/至军门/不得入/礼成/尤见慰劳/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指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释褐”意义接近,都可指某人首次为官。
B.讲武,指讲习武事。西周有“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的说法,古时讲武多在冬季。
C.白衣,古时未做官的人穿着白色的衣服,后用来称无功名的人或平民。
D.致仕,古时候指官员退休,即把俸禄和官职还给君主之意,也称作致事、乞骸骨等。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讷心怀百姓,正直敢言。来俊臣受贿,打算用义仓粮食去偿债,因薛讷上书而获罪。
B.薛讷出身将门,深受重用。在代理左威卫将军后,又历任幽州都督、检校左卫大将军等职。
C.薛讷治军有方,军纪严明。新丰讲武之时,其部井然,即使皇帝派人前去传召,也难入其军门。
D.薛讷久戍边疆,颇有战功。虽曾败于契丹、奚、突厥联军,但后来大胜侵扰临洮的吐蕃。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讷曰:“义仓本备水旱,安可绝众人之仰私一家?”
(2)天子方欲夸威四夷,喜奇功,乃听讷言,而授紫微黄门三品以重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潘濬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弱冠从宋仲子受学。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山阳王粲见而贵异之。由是知名,为郡功曹。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为部江夏从事。时沙羡长赃秽不脩,溶按杀之,一郡震竦。后为湘乡令,治甚有名。刘备领荆州,以濬为治中从事。后孙权并荆土,拜濬辅军中郎将,授以兵。武陵部从事樊诱导诸夷,图以武陵属刘备。权不听他谏,特召问溶,濬答:“以五千兵往,足可以擒。”权曰:“卿何以轻之?”濬曰:“尔是南阳旧姓,颇能弄唇吻,而实无辩论之才。臣所以知之者,昔尝为州人设馔,比至日中,食不可得,而十馀自起。”权大笑而纳其言,即遣濬将五千往,果斩平之。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候。《江表传》曰:权数射雉,濬谏权,权曰:“相与别后,不复如往日之时也。”濬日:天下未定万机务多射雉非急弦绝括破皆能为害乞特为臣故息置之后濬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撒坏之权由是自绝射雉。五谿蛮夷叛乱,权假濬节,督诸军讨之。信赏必行,法不可干,斩首获生盖以万数,自是群蛮衰弱,一方宁静。中郎将豫章徐宗,名士也,常诣京师,与孔融交结,然儒生诞节,部曲宽纵,不奉节度,濬遂斩之。其奉法不惮私议,皆此类也。隐蕃以口辩为豪杰所善,濬子翥亦与周旋,馈饷之。濬闻大怒,疏责翥曰:“吾受国厚恩,志报以命,尔辈在都,当念恭顺,亲贤幕善,何故与降虏交,以粮饷之?急就往使受杖一百,促责所饷。”当时人咸怪濬,而蕃果图叛诛夷,众乃归服。赤乌二年,濬卒,子翥嗣。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未定/万机务多/射雉非急/弦绝括破皆能为害/乞特为臣/故息置之/后潘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
B.天下未定万机/务多射雉非急/弦绝括破/皆能为害/乞特为臣故息/置之/后溶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
C.天下未定/万机务多/射雉非急/弦绝括破/皆能为害/乞特为臣故息置之/后潜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
D.天下未定万机/务多射雉/非急/弦绝括破/皆能为害/乞特为臣故息置之/后溶见雉翳故在/乃手自撤坏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指男子二十岁,此时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辟,古代指诸侯王征召,是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一一种制度,如“连辟公府不就”。
C.从事,为古代官名,汉刺史的佐吏,汉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D.蛮夷,旧时泛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在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潘濬正直执法,处事清正奉公。中郎将豫章徐宗虽然是一个名士,还曾经到京城,与孔融结交,但他对儒生宽纵不拘,又不遵守法度,潘濬就杀了他。
B.潘濬观人于微,责子慎重交友。降臣隐蕃因辩才被豪杰亲近,潘溶的儿子也在其中,潘濬痛骂儿子,时人不理解,直到隐蕃谋反被杀,众人才信服。
C.潘濬受到重视,展现文韬武略。樊企图煽动蛮夷归顺刘备,孙权未听他议,特意询问潘濬,潘溶认为樊外强中干,徒有虚名,率兵五千征讨果然取胜。
D.潘濬为官有方,治绩颇为显著。他虽未到而立之年,却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从事,因查实处死贪污的沙羡长官而使全郡震恐惊惧,后任县令治绩突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以知之者,昔尝为州人设馔,比至日中,食不可得,而十馀自起。
(2)信赏必行,法不可干,斩首获生盖以万数,自是群蛮衰弱,一方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