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湖之鱼
〔清〕林纾
林子(1)啜茗于湖滨之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2)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自木刻本《畏庐文集》
注释:(1)林子:即林纾自称。林纾,清代翻译家。(2)葑草:水草
【小题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写第一段中“湖水皆黯碧如染”的景色。
【小题2】对“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不解鱼为何远逝,在一丈以外寻找到这些小鱼。 |
B.水波搅动,有人在远处下钩投食。 |
C.小鱼象往常一样争食,水纹攒动,热闹异常。 |
D.这句话进一步证明了“鱼之逝者皆饱也”的见解。 |
【小题3】第三段中“名利之薮,独无钩乎?”意在提醒读者提防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4】文末以疑问句作结,“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