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的虚词“而”和其他三组不同的一项是 ( )
A.吾尝终日而思矣。 |
B.则群聚而笑之。 |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D.吾尝跂而望矣。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就砺则利(就:靠近) 虽一毫而莫取(虽:虽然) |
B.萦青缭白(白:白色) 其出人也远矣(出:超出) |
C.迩之事父(迩:近)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
D.赢粮而景从(赢:充满) 胥怨者民也(胥:相互) |
下列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箕踞而遨
例句:箕踞而遨
A.天下云集响应 |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C.望西山,始指异之 |
D.不知东方之既白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
②今君实所以见教者(______)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______)
④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
⑤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
⑥度长絜大,比权量力(______)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
②今君实所以见教者(______)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______)
④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
⑤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
⑥度长絜大,比权量力(______)
下列选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
C.而今安在哉 |
D.不拘于时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中常常忧惧不安。 |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们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 |
C.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不断流逝的东西,就像这江水,实际未曾消逝。时圆时缺的东西,就像这月亮,但最终没有增减。 |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围困周郎的地方吗? |
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求学的人 |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解释六经的著作 |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学问渊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