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与课文分析,
有误
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B.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C.《左传》是编年体著作,《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而《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烛之武秦师》出自于《战国策》。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11-10 03:32: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羽音声调激愤,变徵则声调悲凉。
B.“四书五经”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五部经书。
C.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D.“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其中“独”指年老无子女的老人。
同类题2
对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处涸辙以犹欢”的“处涸辙”比喻人陷入危急之中。出自《庄子·外物》篇。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句中的“期”指的是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的是穿大功服、小功服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C.“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句中的“美人”指长得美丽的女子,“弄臣”指皇帝身边的近臣。
D.“副有罪,当相坐”句中的“相坐”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指一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同类题3
海明威的早期长篇小说____(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____”的主要代表作。
同类题4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下篇。
B.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宋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琵琶行》共六百一十六句,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他的代表作还有《卖炭翁》《长恨歌》等等。
D.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有《华盖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二心集》等等。
同类题5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论》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写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正对强敌契丹(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
B.对“伶官”的解释:因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C.“序”:写在著作或正文之前评论、介绍作品内容的文字,按用途可分为书序、诗序、文序、赠序。
D.韩愈,字退之,他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左传》
《沁园春·长沙》
《雨巷》《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