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 关汉卿(1220-1300)
- 《窦娥冤》
- 《救风尘》
- 《望江亭》
- 《单刀会》
- 王实甫(不详)
- 马致远(约1251-1321)
- 雎景臣(不详)
- 张养浩(1270-1329)
- 郑光祖(不详)
- 张可久(约1270-1348)
- 乔吉(不详)
- 施耐庵(不详)
- 脱脱等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窦娥冤
第一折
(净扮赛卢医上,诗云)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自家姓卢,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在这山阳县南门开着生药局。在城有个蔡婆婆,我问他借了十两银子,本利该还他二十两;数次来讨这银子,我又无的还他。若不来便罢,若来呵,我自有个主意!我且在这药铺中坐下,看有甚么人来。(卜儿上,云)老身蔡婆婆。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尽也静办。自十三年前窦天章秀才留下端云孩儿与我做儿媳妇,改了他小名,唤做窦娥。自成亲之后,不上二年,不想我这孩儿害弱症死了。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我和媳妇儿说知,我往城外赛卢医家 索钱去也。(做行科,云)蓦过隅头,转过屋角,早来到他家门首。赛卢医在家么?(卢医云)婆婆,家里来。(卜儿云)我这两个银子长远了,你还了我罢。(卢医云)婆婆,我家里无银子,你跟我庄上 去取银子还你。(卜儿云)我跟你去。(做行科)(卢医云)来到此处,东也无人,西也无人,这里不下手,等甚么?我随身带的有绳子。兀那婆婆,谁唤你哩?(卜儿云)在那里?(做勒卜儿科。孛老同副净张驴儿冲上,赛卢医慌走下。孛老救卜儿科)(张驴儿云)爹,是个婆婆,争些勒杀了。(孛老云)兀那婆婆,你是那里人氏?姓甚名谁?因甚着这个人将你勒死?(卜儿云)老身姓蔡,在城人氏,止有个寡媳妇儿,相守过日。因为赛卢医少我二十两银子,今日与他取讨;谁想他赚我到无人去处,要勒死我,赖这银子。若不是遇着老的和哥哥呵,那得老身性命来!(张驴儿云)爹,你听的他说么?他家还有个媳妇 哩!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谢我。不若你要这婆子,我要他媳妇儿,何等两便?你和他说去。(孛老云)兀那婆婆,你无丈夫,我无浑家,你肯与我做个老婆,意下如何?(卜儿云)是何言语!待我回家多 备些钱钞相谢。(张驴儿云)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赛卢医的绳子还在,我仍旧勒死了你吧。(做拿绳科)(卜儿云)哥哥,待我慢慢地寻思咱!(张驴儿云)你寻思些甚么?你随我老子,我便要你媳妇儿。
(卜儿背云)我不依他,他又勒杀我。罢、罢、罢,你爷儿两个随我到家中去来。(同下)(正旦上, 云)……
……婆婆索钱去了,怎生这早晚不见回来?(卜儿同孛老、张驴儿上)(卜儿云)你爷儿两个且在门首,等我先进去。(张驴儿云)奶奶,你先进去,就说女婿在门首哩。(卜儿见正旦科)(正旦云)奶奶回来了。你吃饭么?(卜儿做哭科,云)孩儿也,你教我怎生说波!(正旦唱)
(一半儿)为甚么泪漫漫不住点儿流?莫不是为索债与人家惹争斗?我这里连忙迎接慌问候,他那里要说缘由。(卜儿云)羞人答答的,教我怎生说波!(正旦唱)则见他一半儿徘徊一半儿丑。
(云)婆婆,你为甚么烦恼啼哭那?(卜儿云)我问赛卢医讨银子去,他赚我到无人去处,行起凶来,要勒死我。亏了一个张老并他儿子张驴儿,救得我性命。那张老就要我招他做丈夫,因这等烦恼。(正旦云)婆婆,这个怕不中么!你再寻思咱: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是少欠钱债,被人催逼不过;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卜儿云)孩儿也,你说的岂不是!但是我的性命全亏他这爷儿两个救的。我也曾说道:待我到家,多将些钱物酬谢你救命之恩。不知他怎生知道 我家里有个媳妇儿,道我婆媳妇又没老公,他爷儿两个又没老婆,正是天缘天对。若不随顺他,依旧要勒死我。那时节我就慌张了,莫说自己许了他,连你也许了他。儿也,这也是出于无奈。(正旦云)婆婆,你听我说波。(唱)
(后庭花)避凶神要择好日头,拜家堂要将香火修。梳着个霜雪般白髻,怎将这云霞般锦帕兜?怪不的“女大不中留”。你如今六旬左右,可不道到中年万事休!旧恩爱一笔勾,新夫妻两意投,枉教人笑破口!(卜儿云)我的性命都是他爷儿两个救的,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别人笑话了。(正旦唱)
(青哥儿)你虽然是得他、得他营救,须不是笋条、笋条年幼,刬的便巧画蛾眉成配偶?想当初你夫主遗留,替你图谋,置下田畴,早晚羹粥,寒暑衣裘。满望你鳏寡孤独,无捱无靠,母子每到白头。公公也,则落得干生受!
(卜儿云)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
(有删节)
【小题1】元杂剧有一特点,每个上场人物几乎都要先吟诵一段“定场诗”,简要分析赛卢医的“定场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赛卢医:“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
【小题2】张驴儿父子救了蔡婆婆,蔡婆婆十分感谢,分析下面蔡婆婆一段感谢词中包含有什么信息,遂使张驴儿父子起了歹意。请用自己的话分条写出。
“老身姓蔡,在城人氏,止有个寡媳妇儿,相守过日。因为赛卢医少我二十两银子,今日与他取讨;谁想他赚我到无人去处,要勒死我,赖这银子。若不是遇到老的和哥哥呵,那得老身性命来。”
【小题3】蔡婆婆回家后是如何向窦娥叙说的?表现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小题4】下面是窦娥劝说婆婆“拒嫁”阐述的理由,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窦娥先从年龄方面反驳,说婆婆已不年轻,六十开外,白头皓首,所以不用改嫁。 |
B.其次从情理方面劝说,张驴儿父亲营救了你,何况那是个粗俗老头,所以不能改嫁。 |
C.其三从经济方面阐述,家里现有田地,生活条件优越,不愁吃穿,所以不需改嫁。 |
D.其四从情感角度嘲讽,婆婆若改嫁对不起丈夫曾经的恩爱和家业,所以不该改嫁。 |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A.题目中,“南吕”是曲牌名,“四块玉·别情”是题目。 |
B.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 |
C.“一点相思几时绝” 表现了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的现实状况,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
D.这首小令,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
〔双调〕 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小题1】这首小令的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小题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雨霖铃》是北宋伟大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也可称之为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了难舍难分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情景相生。 |
B.《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可谓是全才: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秦观、蔡襄并称“宋四家”。 |
C.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之作。“元曲四大家”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其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墙头马上》、《倩女离魂》。 |
D.戏剧是一种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的要素主要包括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和人物形象。戏剧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曹禺的《雷雨》按艺术形式分属于话剧。 |
A.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通称。杂剧的构成一般是一本四折,外加一个楔子。 |
B.苏轼和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领袖,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代表,柳永那一派也不是。 |
C.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汤显祖、白朴一起称为“元曲四大家”。 |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他享誉世界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 |
A.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
B.世界文学“四大吝啬鬼”指的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契诃夫《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
C.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
D.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 |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小题1】《如梦令》的作者是。“瘦”在词中的意思是。【小题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C.“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
D.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
A.关汉卿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和《牡丹亭》。后人习惯将他与郑光祖、王实甫、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
B.韩愈倡导发起的“古文运动”,得到了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的响应。后人将他们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
C.《雷雨》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成名作,除《雷雨》外,曹禺还创作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剧作。 |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四大悲剧和《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一系列喜剧。 |
A.《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诗圣”杜甫写了大量有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而“诗仙”李白则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
B.“杂剧”是元代流行的戏曲,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牡丹亭》;“传奇”是明清时的戏曲,代表作有汤显祖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 |
C.法国的巴尔扎克创作了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其中有《欧也妮•葛朗台》等;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也是位诗人,他推动了十四行诗的发展。 |
D.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开启了现代主义的先河,他的作品《应和》被称作“象征派的宪章”;而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重要诗作有《当你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