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书愤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本诗作于庆元三年(1197)春,其时陆游73岁,退居山阴,南有鉴湖。②张巡,唐朝将领,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数月之久,最终力尽城破,被俘后嚼齿吞舌,尽忠而死。③上林苑,秦时宫苑名,在陕西省,泛指皇家园林,当时在沦陷区。洛阳宫,汉时东都洛阳宫殿,当时也在沦陷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苏武白发苍苍被困大泽中,只有天地还见证着他的一片忠心。
B.诗歌颔联借“久”和“空”写苏武和张巡,既有诗人对他们一片忠贞的赞美,又有对英雄难展怀抱的怅惘之情。
C.颈联描写了细雨中的上林苑和夜月下倾颓的洛阳宫,为最后一联直抒胸臆作铺垫。
D.本诗笔调雄健,充满昂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陆游诗歌的特点。
【小题2】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曾评价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本诗是如何体现陆游“亘古男儿”本色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二首(其一)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释)①西汉时,苏武被困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改。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不屈而死。②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
【小题1】下列对颔联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苏武的典故写诗人晚年的困厄境况,十分准确贴切地表达了自己的一片忠心。
B.用张巡的典故是诗人以史明志,写自己虽然被俘了,但是要坚持斗争永不屈服。
C.“久”字写出了持续困厄的时间之长;“空”字则突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
D.连用两个典故紧承首联的自我描述,诗人情绪激昂、内心悲愤,照应了题目。
【小题2】本诗颈联情景交融,特色鲜明,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牙,不屈而死。②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代指皇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指出诗人年老体衰、远离朝廷,“只凭”说明诗人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衷肠无处可诉,只好让天地来品鉴自己的忠心。
B.颔联诗人抚今追昔,以史明志,“久”写出诗人持续困厄的时间之长;“空”点出诗人空怀报国之情。
C.诗人以苏武和张巡自比,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耿耿忠心,自己虽不被理解,满怀忧愤,却矢志不渝。
D.前两联情绪激昂、一气直下。颈联则笔锋一转,描写细腻,对偶精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小题2】本诗作者是如何“书”“愤”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书愤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②。

细雨春芜上林苑③,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写于同一时期。②《旧唐书·张巡传》:“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毗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 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③上林苑:古代园林建筑,汉武帝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官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卧”字刻画诗人隐居的情形,为下半句的抒情做铺垫,并起到衬托作用。
B.苏武被困匈奴餐用毡毛也不变节,张巡欲气吞逆贼咬碎钢牙,诗人借此以明志。
C.“壮心未与年俱老”表现诗人年事已高,雄心壮志因年老而有所衰减。
D.这首诗与《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都运用了典故,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是相同的。
【小题2】诗的第三联写了怎样的情景?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小题1】陆游,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
【小题2】“用典”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任选一例写一段赏析文字。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