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两大集团成员国都分布在欧洲B.两大集团都是争夺霸权的工具
C.两大集团代表意识形态都相同D.两大集团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这篇讲稿中我不希望有模棱两可的字眼,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写回忆录的人最可能是(   )
A.罗斯福B.丘吉尔C.杜鲁门D.马歇尔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白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大国关系是利益与矛盾的反映,大国博弈是力量与智慧的角逐。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不但决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走向,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与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针锋相对,迎头相撞。……杜鲁门则声称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苏联在战后的战略核心是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战后的苏联,以保卫国家安全特别是其西部边界的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强加在自由民族头上的极权政治,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美)杜鲁门《国情咨文》

材料四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

——1949年4月4日签署于华盛顿特区的某公约条文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冷战”政策是针对哪个对象提出的?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渗透”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与苏联的战略矛盾是什么?请列举一个“冷战”时期关于美苏对欧洲激烈争夺的例子。
(3)结合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它的出台标志着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判断,该条文是出自于哪一个公约?为了应对美国相关组织的挑战,苏联也成立了哪一个组织来应对,从而促使怎样的世界格局形成?
(5)冷战是二战后的时代产物,它到底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还是成为了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当前题号:4 | 题型:论述题 | 难度:0.99
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一份长达8000字的电报。凯南认为,苏联是“深厚强大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潮流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苏之间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必须把苏联看作是政治对手,而不是伙伴。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

(1)概括材料一中乔治。凯南对美苏关系的认识,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在20世纪世界格局发展时间轴上,(?)处应填写的是( )

A.邱吉尔“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华沙条约组织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经济上遏制了苏联
D.美苏“冷战”正式展开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 )
A.实施马歇尔计划B.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推行杜鲁门主义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国际联盟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