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 + 冷战政策
- 美国冷战政策
- 杜鲁门主义
- 马歇尔计划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苏联应对美国冷战政策的措施
- 美苏冷战的影响
- 美苏争霸
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 )


A.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D.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北约”组织的建立 |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D.古巴导弹危机发生 |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现任总统特朗普又提出“印太战略”,其实质都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七十年前,美国也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政策。它是
A.门罗主义 |
B.门户开放政策 |
C.绥靖政策 |
D.冷战政策 |
《华沙条约》序言称,其出台是由于欧洲局势正在发生变化,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加入北约,加剧了新战争出现的危险。对条约序言的解读,正确的是
A.防范西德是条约主要目的 | B.条约要拓展社会主义势力 |
C.防范西德是苏联扩张势力的最好理由 | D.条约服务于苏联争霸行为 |
下列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两大集团成员国都分布在欧洲 | B.两大集团都是争夺霸权的工具 |
C.两大集团代表意识形态都相同 | D.两大集团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 |
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这篇讲稿中我不希望有模棱两可的字眼,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写回忆录的人最可能是( )
A.罗斯福 | B.丘吉尔 | C.杜鲁门 | D.马歇尔 |
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白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