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古代史
- 世界近代史
- 世界现代史
-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及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下图所示国旗,1990年3月21日在温得和克体育场冉冉升起,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这是哪国的国旗


A.印度 |
B.埃及 |
C.纳米比亚 |
D.古巴 |
二战后,美国对外战争不断。西欧主要国家对这些战争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下列对西欧国家态度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西欧追求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 B.欧美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
C.西欧国家综合实力超过美国 | D.西欧和俄国联合,实力强大 |
大国关系是利益与矛盾的反映,大国博弈是力量与智慧的角逐。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不但决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走向,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与苏联的战略矛盾是什么?请列举一个“冷战”时期关于美苏对欧洲激烈争夺的例子。
(3)结合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它的出台标志着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判断,该条文是出自于哪一个公约?为了应对美国相关组织的挑战,苏联也成立了哪一个组织来应对,从而促使怎样的世界格局形成?
(5)冷战是二战后的时代产物,它到底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还是成为了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对付这样的敌人在不排除武装进攻的前提下,应多从特殊的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进行渗透……我为这种渗透取个新名词,叫做“冷战”。
——1946年1月20日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在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与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针锋相对,迎头相撞。……杜鲁门则声称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苏联在战后的战略核心是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战后的苏联,以保卫国家安全特别是其西部边界的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强加在自由民族头上的极权政治,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美)杜鲁门《国情咨文》
材料四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1949年4月4日签署于华盛顿特区的某公约条文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冷战”政策是针对哪个对象提出的?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渗透”的含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美国与苏联的战略矛盾是什么?请列举一个“冷战”时期关于美苏对欧洲激烈争夺的例子。
(3)结合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它的出台标志着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判断,该条文是出自于哪一个公约?为了应对美国相关组织的挑战,苏联也成立了哪一个组织来应对,从而促使怎样的世界格局形成?
(5)冷战是二战后的时代产物,它到底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还是成为了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19年6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会者明年赴俄参加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庆典。这次“卫国战争”开始于
A.德国突袭波兰 | B.德国东侵苏联 | C.日本偷袭珍珠港 | D.莫斯科保卫战 |
当大洋彼岸的丘吉尔得知此事件后,高兴得老泪往下淌,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战争要胜利了!”并且还特意打电话给罗斯福,装着糊涂揣着明白的问这位老兄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材料中“此事件”指
A.日本偷袭珍珠港 | 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
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 D.诺曼底登陆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
B.1933年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
C.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賽和约》 |
D.1940年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如图一组邮票:

材料二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量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1)根据材料一两枚邮票,完成下列表格:
(2)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在国家面临困难时,选择了哪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果如何?
(3)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概括要简洁,符合人物史实及特点)
(4)材料二中,面对经济危机,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重大的侵华事件?
(5)从以上三个国家摆脱危机的方式看,你有什么启发?
材料一 观察如图一组邮票:

材料二 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沉重,日本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农民大量破产,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1)根据材料一两枚邮票,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 图1 | 图2 |
姓名 | | |
*** | ||
执政的共同背景 | |
(2)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在国家面临困难时,选择了哪两条不同的道路?其结果如何?
(3)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概括要简洁,符合人物史实及特点)
(4)材料二中,面对经济危机,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重大的侵华事件?
(5)从以上三个国家摆脱危机的方式看,你有什么启发?
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面对此危局,他当选总统后: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发展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等。材料中的危局是
A.英国殖民压迫 | B.南北战争爆发 |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D.日本偷袭珍珠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