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下图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袭击的珍珠港所在区域是(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4-09 09:46: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近年来,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中、美、日关系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影响重大。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崛起篇)

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

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优势的北方最终取得了胜利。

——摘自《大国崛起》

(1)日本“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19世纪末如彗星般耀眼,迅速强大起来,主要得益于哪次改革?

(2)美国“这次内战”,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请问“又一障碍”指的是什么?

(争夺篇)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为缓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通过会议对亚太地区进行了“安排”。

(3)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哪次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可谓是使“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中国受伤害”,那么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战争篇)

材料三:苏德战争爆发后,目本決定占领印度支那和南太平洋诸国,以夺取那里丰富的战略资源,并控制主要交通线。当时美国是日本南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大障碍。

——《世界历史》

(4)为了扫除材料三中所述“障碍”,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竞争篇)

材料四: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5)图一、二反映出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请问50年代初,美国哪些举措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举一项即可)图二、三日本、西欧实力的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反思篇)

材料五:2013年11月中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其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日本首相安倍与美国副总统拜登举行会谈,一致认为,“不能予以承认。”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越、菲时,也声称不承认,令南海局势再起波澜。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6)美国领导人频频出访日、越、菲,插手我国南海事务,造成南海局势紧张,这种霸权主义行径违背了怎样的国际准则?

(7)你认为材料三中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8)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放眼未来,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长期、健康和稳定的中美、中日关系?

同类题2

日本通过伪满洲国对东北进行了疯狂的资源掠夺,这是其侵华的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工业体系相对成熟,曾经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出超地区。日本关东军占领东北后,建立伪满洲国。1933年到1937年,在日本的操控下,伪满洲国对日贸易一改过去的出超,牢牢地处于入超状态,传统以大豆为主的农畜产品出口比率急剧下降。与之相反的是,日本1932—1945年制造枪炮的生铁,四成以上的进口均来自伪满洲国。
材料二 随着伪满洲国产业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1937—1941年)的实施,日本对伪满经济的统治范围几乎扩大到所有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1937年5月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1938年2月颁布《总动员法》,动员和控制战争所有需要的人力、物力,1938年4月制定了钢铁类统制法,统制范围延伸到煤炭、钢铁、制铜、水泥、化工等生产资料,1938—1939年将农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价格也都统一控制起来。
材料三 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授意下,1941年12月23日伪满洲国颁布《战时紧急经济方策要纲》。本溪生产的低磷铁全部都要供给日本海军,抚顺生产的优质煤全部供给日本制铁。抚顺石油年产18万吨,汽车改用代用燃料,每年给日本13万吨,全部交给海军燃料厂提炼潜水艇用油。铅全部供给日本海军生产蓄电池。大连、丹东建造的船只全部供给日本。

——以上材料摘编自解洪兴《伪满战时殖民经济刍议》

(1)材料一中的东北对外贸易变化开始于什么事件?日本操控农畜产品进出口是出于怎样的国内因素考虑?日本在生铁的进出口上,为何与对大豆的政策不同?
(2)材料二中,伪满洲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东北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日本如此设计的背景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战时紧急经济方策要纲》的直接目的是什么?颁布这项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东北在日本战时承担着怎样的角色?你认为研究日本掠夺东北的数据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