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朝代众多,下列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日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度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A.商朝、秦朝、三国B.隋朝、唐朝、元朝
C.商朝、唐朝、明朝D.秦朝、唐朝、十六国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
——《史记》
材料三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并指出分封的主要对象。
(2)材料二中的“戎寇”指的是什么?概括材料所反映的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3)材料三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制度”分别指什么?郡县制的实行,对此后历代王朝有什么重要意义?
(4)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体现了古代政治体制怎样的发展趋势?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反而被郑国打得大败,周桓王的手臂也被射伤,从此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以上事件可以说明(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度开始渐趋瓦解B.有些强大的卿大夫自立为诸侯
C.战国时期大国之间频繁兼并混战D.礼仪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图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商、春秋
B.商、东周
C.东周、春秋
D.东周、战国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学习了夏商两朝的灭亡,给你的启示是
A.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C.任用贤者,勤政爱民
D.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奴隶制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
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分封制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