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与道德
- 法律与秩序
-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 + 正确行使权利
-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 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 公民的义务
- 忠实履行义务
- 国情与理想
- 时事热点
A.下岗女工在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
B.静坐示威是下岗女工的自由权利,只要不妨碍他人就可以任意行使 |
C.下岗女工不按法定程序参与公共事务,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
D.下岗女工的方式和程序是合法的,但没有示威自由权利 |
材料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表决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烈事迹;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的,将依法惩处直至追究刑责。
材料二:文化和旅游部通报,因提供恶搞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视频,新浪视频、爱奇艺、美拍等5家网站被给予高限处罚。
材料三:日前,方志敏烈士名誉侵权案达成和解,被告徐禄飞、余香艳向原告方华清(方志敏嫡孙)道歉,原告同意谅解并放弃赔偿。
(1)材料一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什么职权?这一规定对我们履行义务有何启示?(2)材料二中文化和旅游部处罚5家网站传递出怎样的法治理念?
(3)据材料三信息推断,原告方华清提起的是什么诉讼?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这个案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说说法治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
A.珍视自由,珍惜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
B.珍视自由,依照法律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
C.践行平等,做到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
D.实现平等,将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
①恪守道德才有自由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③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④法治是实现自由的保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社会连线:春阳送暖,百花盛开,美丽的校园正等待久违的学子归来,和煦的春风正期待与孩子们的眉眼温柔相遇。但病毒肆虐,长假漫漫,全国军民正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在这特殊时刻,某校九(1)班同学们围绕山东省教育厅一封写给学生、老师与家长的信件,拟以“别样的爱”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假如你受邀参加此活动,依托信件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实践技能,探索相关问题。
(写给学生)同学们,这个假期太长了吧。每当你们眺望窗外,看到晚霞满天,也在想念校园吧。见不到小伙伴,不能去大自然里沐浴阳光,快憋坏了吧?好久不见,你们一定又成长了许多。这次疫情既是你们人生中遇到的一件大事,也是一堂大课,你们要把疫情当做教科书,在磨难中学习成长,盼望将来的你们披甲战场,剑指苍穹。
(写给教师)老师们,这一阶段线上教学,你们调侃自己是新晋十八线“主播”。我们知道这自我解嘲的背后,是你们在直播课中十八般武艺尽用的爱与责任。你们的不易,孩子们懂得,家长们懂得,我们都懂得……你们心中可还藏有浪漫?线上教学,需要大爱情怀,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春天的山河。
(3)网络改变了整个世界,网络也改变了教学方式。通过前段时间网课的学习,你觉得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写给家长)家长们,未来的世界是孩子们的,他们把未来世界建设成什么样子,与今天的教育息息相关。我们在培养孩子,同时也在塑造世界的未来,这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家长们,孩子的样子,就是未来的样子。他们若光明,未来就不会黑暗;他们若坚定,未来就不会彷徨。
(4)此次全球战“疫”态势表明,未来世界将逐步变成“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未来世界的塑造者,我们中学生应采取哪些切实的行动?一女子故意隐瞒从疫情发生地归来的事实,且在被要求于酒店隔离观察期间,多次未做防护措施外出,并出入公共场所。1月18日,该女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此之前,女子一直坚持否认有武汉居住史。由于病程长,隐瞒病史,该女子也错失了最佳治疗机会,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该病患密切接触77人。
《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个人行程、身体状况等信息,凡隐瞒不报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综合以上两位网友的说法,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该女子的行为。
①提高公民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②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言论绝对自由
③强化义务意识,坚持不信谣、不传谣
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参与民主生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材料一:近年来,社会上个别人身着二战时期日本军服拍照并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传播,意在宣扬、美化侵略战争,严重损害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感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经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该法已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2018年5月17日,宁夏银川19岁的蒋某,在微博发表言论称:“董存瑞活该炸死,黄继光活该被枪打死,因为这样是没有意义的”,并挑衅称“我看看发这话会不会被抓住”。目前。蒋某因侮辱英烈被警方行政拘留十日并罚款500元。
法律连线: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从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出台过程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请你从自由和法治关系的角度,对蒋某进行劝诫。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你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认识。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以下案例,要求同学们分析探讨,请你参与。
案例一:学生时代的张明就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好学生,经常参加诸如“56个民族一家亲”“一衣带水两岸,中华血脉一家”等志愿宣传活动;他关心***说句话”活动,就本市城管部门的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毕业后他自筹资金经营饮食业,由于积极纳税,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分子,他还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
(1)张明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案例二:静悄悄的自习课上,小梅同学旁若无人地用手机和好朋友聊天,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当同学们纷纷批评她时,她振振有词地说:“使用自己的手机是我的权利,你们管不着!”
(2)请你从依法行使权利的角度说服小梅,让她明白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案例三:年满18周岁的李强应征入伍后因怕苦怕累、不愿接受部队纪律束缚,以各种理由逃避服兵役,最终被相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3)请你从公民如何履行义务的角度说明李强最终被相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因。①缺乏对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认识②没有依法行使权利
③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④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A.③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