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身修养远离违法犯罪)
张明,16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明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明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受父亲的影响,张明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上初中以后,张明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明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渐渐地,他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20多次,盗窃东西一价值27000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张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三个方面)
(2)张明由一般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3)青少年怎样才能避免张明悲剧的重演?
当前题号:1 | 题型:分析说明题 | 难度:0.99
“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因为贪图钱财而贪污、盗窃抢劫等而走上犯罪道路。”这句话表明
①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远离违法犯罪
②不良心理会导致违法犯罪
③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我们少犯错误  
④道德的规范作用比法律更重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要避免漫画中的这种结局,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

①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②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意识筑起人生的防线
③学会调控不良心理拒绝不良行为
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对漫画认识正确的

①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②要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③增强守法观念,不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
④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善行动 敢负责]
九(3)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观看2018年9月27至28日CCTVI中午12:35今日说法《坠车赤湖溪》视频,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邀请你共同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坠车赤湖溪》案件详情: 司机庄凯夜晚因受邻车强光刺眼影响,所开轿车不慎冲进了赤湖溪(福建)。当时车内三人,他自救随后又出手救人。当他教出副驾上陈某返回营教坐在后座的另一个男性张某(化)时,轿车已经沉入河底,后座张某未能得教。此时,庄凯与陈某十分害怕,就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是张某将轿车开进河里。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及时调动相关人员进行营教和勘察……特别是在调查案件发生原因时,警察从细节处发现疑点,对案件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调查发现,事故发生时开车的人并非后座的张某,而是报案的庄凯,庄凯为了推卸责任,故意隐瞒事实,串通陈某一起谎称是张某将车开进河里……
原本一件民事交通违法案件却因庄凯主观上刻意隐瞒事故实情,使案件性质由民事违法变成了刑事违法。庄凯也因此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速远者并被提起公诉,后经人民法院审判,判庄凯为交通肇事逃逸罪,并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二年。
(1)上述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依据①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的不同,法律制裁可以分为③____________制裁、民事制裁和④____________制裁等。
(3)上述案例对我们有何启示?
(4)通过学习,请你谈谈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理解?
当前题号:5 | 题型:分析说明题 | 难度:0.99
[抵制不良诱惑 远离违法犯罪]
材料:2018年4月27日17时许,陕西米脂赵泽伟携带事先准备好的三把刀具,行至米脂县北门洞附近等候米脂三中学生放学。18时14分,米脂县第三中学学生放学后涌入北门洞东侧的城隍庙巷,赵泽伟掏出事先准备的匕首,迎面冲入学生人流中,自西向东对途经的学生进行疯狂桶刺,致豆某某等九人死亡;姬某某等四人重伤;姜某某等七人轻伤;刘某在避险中致脚右足骨折为轻微伤……
2018年7月10日,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五十四条之规定,以被告人赵泽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院经审理查明,赵泽伟因工作、生活不顺而心生怨恨,自认为系米脂县第三中学就读初中时受同学嘲笑致其心理受挫所致,遂对初中同学产生报复泄愤恶念而实施暴行。
[以案说法] 
(1)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说说赵泽伟为什么会被判处死刑且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刑罚当罚] 
(2)在对赵泽伟处罚中,其中①_____________是主刑,②_____________是附加刑;③_____________刑不可单独适用,只能作为④_____________刑补充处罚。
[刨根问底] 
(3)结合案情请你说说赵泽伟走 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前车之鉴]
(4)此案例对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有何警示?
当前题号:6 | 题型:情境探究题 | 难度:0.99
学会辨析法理,滋养法治精神
一老人在电梯内吸烟,医生杨某上前劝阻,一番理论后,老人不幸心脏病发作猝死。其家属田某将劝阻者告上法庭,要求40余万元的赔偿。郑州中院1月23日二审公开审判,做出终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驳回老人家属的诉讼请求。

相关链接:《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第10条规定:公民有权制止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者吸烟。
(1)老人家属没有采取“聚众围堵”等过激手段,而是走了诉讼渠道解决问题,说明了什么?将杨某诉至法院属于哪种诉讼类型?
(2)根据相关链接和漫画,从法律角度分析,评价杨某劝阻吸烟的行为。
(3)从法治角度分析,公共舆论为什么对郑州中院的这次改判点赞?
当前题号:7 | 题型:分析说明题 | 难度:0.99
核心素养: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材料一:陈先生住宅附近有一家建筑公司开始施工,每天早6时至晚11时机器轰鸣,噪音极大,影响到陈先生及家人的正常生活。陈先生多次与开发商协商,对方均不予理睬。陈先生遂把开发商告上法庭。
(1)请依据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分析,法院是否支持陈先生的诉讼,为什么?
(2)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增强民事责任意识,依法开展民事活动,维护民事权益?
材料二:[遵守规则维护秩序]如今,高铁上霸座成为通向网红人生的捷径。从“霸座男”开始,“霸座女”和“霸座婶”也粉墨登场,吸引来洪水般的流。霸座时,山东的在读博土孙某称得上是个十八线演员,他拙劣地表演了自己“身体无法控制,不能起身”的姿势,试图表明自己没错;湖南32岁的周女士则以座位上没有贴上座位牌和自己也买了票,来表明自己占座很合理:河北的老太太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年轻人嘛,站一会儿没事”。从心智模式上讲,霸座者内心对公共秩序常常是不认同的,一旦有管理上的空隙,就会激发他们“占便宜”的欲望。
现实中,依然有许多人没有能够过上严肃的公共生活。如何提升个体参与构建社会秩序的自觉性,可能是我们在责、怒骂霸座者时,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3)“霸座”现象不断发生,成为网络和媒体的热议话题。请你说说“霸座"行为的危害?
(4)请运用所学知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如何提升个体参与构建社会秩序的自觉性”。
当前题号:8 | 题型:分析说明题 | 难度:0.99
初三学生王某有写日记的习惯,其日记经常被同学和父母偷看,为此他经常责怪父母,也常挨父母打骂。同学给他起了不少外号,如“三只手”、“王八”,后王某辍学在家,结伙斗殴、持刀抢劫而锒铛入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王某哪些权利受到侵犯?(写两个)
(2)谈谈王某经历给我们同龄人带来的启示。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材料:2018年4月27日18时10分许,米脂县第三中学学生放学途中遭犯罪嫌疑人袭击,造成19名学生受伤,其中7人死亡。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受伤学生正在全力救治中。据了解,嫌疑人赵某1990年生人,为米脂县本地人,之前是米脂县三中的学生,因当年在校期间经常受同学欺负,后辍学在家所以对学生产生怨恨,遂当日持刀对学生疯狂砍杀,现场一片血腥,最后造成19名学生(14女5男)伤亡的惨剧(其中5女2男已证实死亡)!2018年9月27日上午9点9分,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米脂4·27故意杀人案”罪犯赵泽伟被执行枪决。
(1)材料中赵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结合材料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2)材料中,米脂县第三中学的学生什么权利遭到了侵犯?
(3)青少年学生应如何维护第(2)题中所提到的权利?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