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5月11日晚上一条特殊的求助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北京女孩凌一凡患癌症晚期的外公已经86岁医生说时日无多。外公对女孩说自己还没活够,还有遗憾。女孩于是在微博上求助希望世界各地的网友带着她外公的画像在世界各地给外公留影。一天之内至少四千名网友带着女孩外公的画像在泰晤士河边、在哈德逊河边、在塞舌尔动植物园内、在塔尔寺、在海拔五千米的山顶、在高三毕业班的教室内为外公的画像留影。一天之内女孩的外公“走”遍了世界。
材料二:见漫画。

(1)材料一中“女孩的外公为什么能在一天之内‘走’遍世界”?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看了上述材料后你打算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使用网络?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近一年时间里,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这警示我们
①不要随意接陌生人的电话  
②要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③要远离网络,防止自己的信息泄露  
④不在网上透漏个人重要信息
A.①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网络交往,比尔盖茨曾说:你甚至不知道和你交流的对方是一条坐在电脑前会敲击键盘的狗。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网络交往可以实现广泛的交流
B.网络交往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
C.网络交往都是虚假的,毫无真实性可言
D.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这里有鲜花,也有陷阱;这里有助人的大侠,也有吃人的魔鬼;这里有善良的小白兔,也有凶狠的大灰狼。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网上交往
①具有虚拟特点   ②有利也有弊 
③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交往平台 ④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报道,黑龙江省绥棱县某中学学生张驰(化名),原来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乐于助人,在小学和中学曾多次获奖。他喜爱在网上查找资料。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个网络游戏广告,出于好奇,他打开了充满五花八门游戏的网页,从此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渐渐地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下降。不久,他在网上结识了两位网友一社会上的两名无业人员。在两名社会无业人员的鼓动下,三人一起来到黑龙江绥化市某居民小区进行抢劫,抢得现金3654元,还有高档手机、数码相机等贵重物品,并且在抢劫过程中杀死了房主李某。张驰等三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1)请结合材料上张驰的网络交往事例,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2)网络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网络交往中,要具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意识?
当前题号:5 | 题型:分析说明题 | 难度:0.99
小红在QQ上新结识了一个网友“大哥”,“大哥”多次要求小红将她家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等告诉他。对此,小红的正确做法是( )
①加强自我防范,学会自我保护
②明辨是非,谨慎交友
③远离网络,躲避干扰
④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我保护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8月11日,四川巴中南江男子林某在玩手机微信时,添加到了吴某(女)的微信,聊得很投机。随后,林某邀约吴某见面。吴某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哪知见面后身上的财物被林某抢劫一空。吴某报案后,公安民警于8月24日将林某抓获。材料警示我们
A.坚决拒绝网上交往B.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C.见网友要先发制人D.不要上网浏览信息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网络普及,智能手机进入千家万户,很多学生也都有智能手机。2019年3月12日教育部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治理校园APP乱象的工作单列一条。小明说:我现在和同学联系,要么QQ,要么通过微信;有不会的题目通过小猿搜题或作业帮,但是一忙有时也通过手机APP直接搜答案,反正大家都在这样,我也跟着呗。但是平时有的同学通过QQ、微信传一些不健康的漫画和视频,就是有的APP里面也有这些内容,甚至有的同学将其转发到朋友圈或其他QQ群和微信群里面,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人人都带麦克风,我们有言论自由。

 请从心理、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言与行。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中学生小蔡收到一条中奖信息,回拨短信中的电话号码,被诱骗点击登录钓鱼网站,并填入相关个人信息,随后被骗1800元。小蔡的遭遇警示我们要(  )
A.提高媒介素养,培养媒介批评能力
B.增强保护意识,不相信任何人
C.增强法治意识,息事宁人减少损失
D.提防上当受骗,不能使用媒介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张某某在微信朋友圈散布“猪肉不能吃”的谣言,现已被依法行政拘留。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利用网络散播谣言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B.网络时代人人都能够不受限制地发布信息
C.我们应当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辨别网络信息
D.任何违法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