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数学(辽宁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639258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3题)

1.
已知为偶函数,当时,,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B.C.D.
2.
已知点在抛物线C:的准线上,记C的焦点为F,则直线AF的斜率为()
A.B.C.D.
3.
若将一个质点随机投入如图所示的长方形ABCD中,其中AB=2,BC=1,则质点落在以AB为直径的半圆内的概率是()
A.B.C.D.

2.选择题(共6题)

4.从北京到南京的距离是1157千米,从北京到武昌是1229千米,南京比武昌离北京近{#blank#}1{#/blank#}千米.
5.从北京到南京的距离是1157千米,从北京到武昌是1229千米,南京比武昌离北京近{#blank#}1{#/blank#}千米.
6.从北京到南京的距离是1157千米,从北京到武昌是1229千米,南京比武昌离北京近{#blank#}1{#/blank#}千米.
7.小明上学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2小时到学校,如果骑自行车半小时就能到学校,骑车每小时行{#blank#}1{#/blank#}千米.

8.一条路长1千米,少先队员要在路旁植树,每4米划一段.算一算,这条路要划分成{#blank#}1{#/blank#}段.

9.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用了5小时,已知南京到上海铁路大约长305千米.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blank#}1{#/blank#}千米.

3.填空题(共3题)

10.
已知x,y满足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
11.
已知椭圆C:,点M与C的焦点不重合,若M关于C的焦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B,线段MN的中点在C上,则 .
12.
执行右侧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 .

4.解答题(共3题)

13.
如图,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E、F、G分别为AC、DC、AD的中点.
(1)求证:平面BCG;
(2)求三棱锥D-BCG的体积.
附:椎体的体积公式,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
14.
的切线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围成一个三角形,当该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切点为P(如图).
(1)求点P的坐标;
(2)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C过点P,且与直线交于A,B两点,若的面积为2,求C的标准方程.
15.
某大学餐饮中心为了解新生的饮食习惯,在全校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喜欢甜品
不喜欢甜品
合计
南方学生
60
20
80
北方学生
10
10
20
合计
70
30
100
 
(Ⅰ)根据表中数据,问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南方学生和北方学生在选用甜品的饮食习惯方面有差异”;
(Ⅱ)已知在被调查的北方学生中有5名数学系的学生,其中2名喜欢甜品,现在从这5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至多有1人喜欢甜品的概率.
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