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0题)
1.
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
C.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它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
2.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编号 | 环境条件 |
1 |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2 |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
3 |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4 | 低温(0℃),黑暗中,适量浇水 |
5 |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B.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C.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D.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4.
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周长( )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
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
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
5.
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 |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
6.
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俯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15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小于19毫升 | B.等于19毫升 |
C.大于19毫升 | D.无法判断 |
8.
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分米、毫米、厘米、米 | B.厘米、分米、毫米、米 |
C.毫米、分米、分米、米 | D.毫米、分米、厘米、米 |
10.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 |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
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 |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
11.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6℃。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房间里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33℃,最低读数为15℃,则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出( )
A.20℃ | B.19℃ |
C.18℃ | D.16.2℃ |
13.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
A.1米 | B.468米 | C.东方明珠电视塔 | D.测量用的尺子 |
14.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2.12 cm、2.13 cm、2.13 cm、2.44 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2.12 cm | B.2.127 cm |
C.2.13 cm | D.2.21 cm |
16.
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情况为( )
A.内径细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相同 |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不同 |
C.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 D.内径粗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相同 |
17.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正确的是( )
A.5.2米=5.2 ×100厘米=520厘米 | B.5.2米=5.2米 ×100厘米=520厘米 |
C.5.2米=5.2米 ×100=520厘米 | D.5.2米=5.2 ×100=520厘米 |
2.填空题- (共7题)
21.
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你同意_____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两种即可:___。
23.
在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__,用来取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__,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 常用来搅拌的是__。
① 烧杯 ② 滴管 ③ 玻璃棒 ④ 酒精灯 ⑤ 药匙 ⑥ 试管
① 烧杯 ② 滴管 ③ 玻璃棒 ④ 酒精灯 ⑤ 药匙 ⑥ 试管
25.
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身高是15.8______
(2)一桶水的体积是17______
(3)今天的气温是22______
(4)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是25______
(1)小明的身高是15.8______
(2)一桶水的体积是17______
(3)今天的气温是22______
(4)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是25______
26.
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利用了液体的______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______ 。现有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 38℃,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分别是 38℃和 39℃,则测量结果一定正确的是______ (填甲或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