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Ⅰ.实验一:粗盐(所含杂质不溶于水)提纯实验。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选取适当操作序号) 。
Ⅱ.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3%的氯化钠溶液40克。
(1)步骤如下:
①计算:可计算出需精盐 克。
②称量和量取: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如图),则应怎么处理?

③溶解:
(2)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制得的食盐还不纯
B 读数时仰视
C 称量用的砝码生锈
D 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Ⅰ.实验一:粗盐(所含杂质不溶于水)提纯实验。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选取适当操作序号) 。
Ⅱ.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3%的氯化钠溶液40克。
(1)步骤如下:
①计算:可计算出需精盐 克。
②称量和量取: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如图),则应怎么处理?

③溶解:
(2)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制得的食盐还不纯
B 读数时仰视
C 称量用的砝码生锈
D 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2.
高压锅(如图所示)锅盖的面积约为450cm2,若高压锅的排气孔的内径为3mm,测得限压阀的质量为70g,求此时锅盖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设外界大气压为标准气压,
取3,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如图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正受_________气压控制,天气以________为主;而乙地的天气则以_________为主。
(2)代表风向的 A、B、C、D 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1)甲地正受_________气压控制,天气以________为主;而乙地的天气则以_________为主。
(2)代表风向的 A、B、C、D 四个箭头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4.
从影响气候的因素角度,分析下列气候现象的原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4)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选择题- (共23题)
5.
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了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冷冻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营养成分风味物质损失少,复水性极好。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问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
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
7.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中,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
B.P点表示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
C.一定温度时,要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 |
D.20℃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A物质 |
8.
已知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将甲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后,观察到试管中有剩余的甲。下列操作一定会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A.再加入少量的甲 | B.再蒸发一部分溶剂,恢复到20℃ |
C.升高温度到40℃ | D.加40℃甲的饱和溶液,恢复到20℃ |
10.
“压强变化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下列现象不是由压强变化引起的是( )
A.不小心打气筒将车胎打爆 |
B.高山上很难将鸡蛋煮熟 |
C.打开易拉罐饮料时,大量气泡喷出 |
D.喝完汽水后容易打嗝 |
11.
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一定质量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没有改变 |
B.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减少了 |
C.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8 |
D.溶液减少的体积就是产生气体的体积 |
13.
要使一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不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正确的方法是( )
A.加热蒸发溶剂后再降至原温度 |
B.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
C.降温至溶液刚好达到饱和 |
D.降温后使其析出部分晶体 |
15.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许,我国发射“神州十一号”,飞船升空后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对接。在天宫二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中能完成的有( )
A.用弹簧测力计测某一物体的重力 |
B.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飞行器内的的相对湿度 |
C.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 |
D.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
16.
潜水器从水面缓慢下潜至水面下一定深度处悬停的过程中,下列关于潜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器靠改变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下潜的 | B.下潜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不变 |
C.悬停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 D.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变大 |
18.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中装有
的冰水混合物,水较少,冰块较大,冰与杯底有接触且对杯底有压力,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杯中水位高度将保持不变 | B.冰块受到水的浮力将逐渐减小 |
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将逐渐增大 | D.杯中水的温度降逐渐升高 |
19.
汽车长途行驶后,车身外容易布满灰尘,其主要原因有
A.车轮转动时溅起的尘土附在车身上 |
B.汽车司机忙着赶路长时间未做清洁 |
C.汽车行驶时,车身附近压强小,地面附近灰尘被周围空气压向车身 |
D.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沙尘天气 |
20.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


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 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
C.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 D.三个杯子一样大 |
21.
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现判断正确的是( )

(1)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
(2)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
(3)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
(4)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

(1)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
(2)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
(3)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
(4)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
A.(1)(3) | B.(1)(4) | C.(2)(3) | D.(2)(4) |
22.
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
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
23.
在室温下,把一铁块系在硬质塑料小球上,放液体中,恰好悬浮于饱和食盐水中某处,如图所示,则( )


A.若沿器壁缓缓注入一些水,则铁块和小球仍然悬浮 |
B.若往水中加入一些食盐则铁块所受浮力增大 |
C.若剪断细绳,则小球上浮,铁块下沉,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 |
D.若将铁块取下,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放回容器中,则小块上浮大块下沉 |
24.
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机翼 |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声纳 |
25.
2016年夏天,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
C.我们可以利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
27.
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
B.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
D.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 |
3.填空题- (共6题)
28.
20℃时,有甲、乙、丙三瓶质量相等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若将甲溶液降温至10℃;将乙溶液蒸发掉10g水,使之成为某高温下的不饱和溶液;从丙中取出一半溶液.此时,甲、乙、丙三瓶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关系是______。
30.
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表面上放一重2N的石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取g=10N/k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

(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 _________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

(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 _________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
31.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若t1=20℃,则A物质的溶解性为 _______(“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如何变成不饱和溶液?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3)t3℃时,欲用1000克水分别配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所加溶质的质量从大到小为 _________。

(1)若t1=20℃,则A物质的溶解性为 _______(“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如何变成不饱和溶液?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3)t3℃时,欲用1000克水分别配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所加溶质的质量从大到小为 _________。
32.
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如图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d是测量___的。设四个步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______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式为___;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_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23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