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婷和小丽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他俩将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在蛋壳上很快就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将收集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 ;
(2)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残渣不和盐酸反应):

小丽根据 “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2克+100克-107.6克=4.4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丽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小婷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3)小婷和小丽根据不同的数据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有明显差别,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1)他俩将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在蛋壳上很快就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将收集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收集到的气体中含有 ;
(2)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残渣不和盐酸反应):

小丽根据 “反应过程中减少的质量”(12克+100克-107.6克=4.4克)也求得了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小丽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小婷据“蛋壳残渣质量为4克”,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3)小婷和小丽根据不同的数据求得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有明显差别,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2.
某生在实验室发现一没有瓶塞的试剂瓶,里面装有白色固体试剂,瓶上标签已经严重腐蚀,看不清上面的字迹,但可以判断里面所盛试剂由三种元素组成。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他取少量该固体配成无色溶液A,然后进行了以下实验:

(1)无色试剂B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名称),气体E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白色沉淀F是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判断:原试剂瓶内所盛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色溶液D中只含一种溶质NaCl(不考虑前面加入B试剂),则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1)无色试剂B是
(2)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判断:原试剂瓶内所盛白色固体可能是
(3)若无色溶液D中只含一种溶质NaCl(不考虑前面加入B试剂),则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
3.
小明同学设计的“风力测试仪”在校科技节上备受师生们的青睐,“风力测试仪”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6V,R0为保护电阻,AB为长20cm、阻值为50的均匀电阻丝,OP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重为4N的球P。闭合开关S,无风时,OP下垂并与电阻丝的B端接触;有风时,球P受风力的作用,使金属细杆OP绕悬挂点O偏转,当偏转到电阻丝的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已知悬挂点O与电阻丝B端的距离为10cm,金属细杆OP始终与电阻丝AB接触良好且无摩擦,求:

(1)R0的阻值;
(2)无风时电流表示数;
(3)在风力作用下,当金属细杆OP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出F风的力臂,并求出该力的大小

(1)R0的阻值;
(2)无风时电流表示数;
(3)在风力作用下,当金属细杆OP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出F风的力臂,并求出该力的大小
4.
在学习了功与功率后,小周要对自己骑行自行车时的体能进行测试,若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消耗的化学能有40%转化成机械能,他快速骑行时对自行车的平均功率是240W,问:

(1)他骑行30分钟至少消耗多少化学能?
(2)小周骑自行车时,自行车以平均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获得了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3)若骑自行车一直以平均功率行驶,小周骑着自行车匀速经过一段平直公路需要10min,小周的爸爸骑车时受到的阻力是小周骑车时的1.2倍,小周的爸爸骑车匀速经过同一路段需要多少时间?

(1)他骑行30分钟至少消耗多少化学能?
(2)小周骑自行车时,自行车以平均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获得了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3)若骑自行车一直以平均功率行驶,小周骑着自行车匀速经过一段平直公路需要10min,小周的爸爸骑车时受到的阻力是小周骑车时的1.2倍,小周的爸爸骑车匀速经过同一路段需要多少时间?
2.选择题- (共12题)
5.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
A | CaO固体 | CaCO3固体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B | NaOH溶液 | Ca(OH)2溶液 |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
C | CO2气体 | CO气体 | 点燃 |
D | H2气体 | 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A.A | B.B | C.C | D.D |
6.
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待鉴别物质 | 鉴别用的试剂或方法 |
A | Zn、 Al | 用磁铁吸 |
B | KOH溶液、Ba(OH)2溶液 | Na2SO4溶液 |
C | HCl溶液、 H2SO4溶液 | Zn |
D | K2SO4溶液、BaCl2溶液 | Cu(OH)2 |
A.A | B.B | C.C | D.D |
8.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H+、CO32- | B.Ag+、Ca2+、NO3-、Cl- |
C.NO3-、OH-、Cu2+、Na+ | D.K+、Mg2+、Cl-、NO3- |
11.
用细绳系住厚度不均匀的木板的O处,木板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且上表面保持水平。如图所示,两玩具车同时从O点附近分别向木板的两端匀速运动,要使木板在此过程始终保持平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两车的质量相等 | B.两车的速度大小相等 |
C.质量较小的车速度较大 | D.两车同时到达木板两端 |
12.
质量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6秒A货物的平均速度大于B货物的平均速度 |
B.前6秒吊车钢索对A货物做的功等于吊车钢索对B货物做的功 |
C.前6秒吊车钢索对A货物做功平均功率小于吊车钢索对B货物做功的平均功率 |
D.两件货物都受平衡力作用 |
13.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木棒的B端放在截面直径为D的圆柱体上,且木棒保持水平,用水平力F推木棒的A端,圆柱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滚动,设木棒与圆柱体、圆柱体与地面间均无滑动现象,当把木棒从图甲位置匀速推至图乙位置时,推力F做的功是:( )


A.FL/2 | B.FL +πD |
C.2FL | D.2FL +πD |
14.
如图所示,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A.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
B.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内能 |
C.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
D.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他也做了功 |
15.
下列有关概念的分析解释正确的是:()


A.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 |
B.机械做功越快,表明该机械的机械功率越大 |
C.机械工作时做功越多,则能量转化越快 |
D.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16.
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杠杆AB。从其上找一点C用支架支起来,如图所示,当小强依次在杠杆上的A1、A2、A等各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发现越来越容易提起水桶。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大家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秆平衡时,为什么施力点离支点越远就越省力? |
B.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
C.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
D.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
3.填空题- (共11题)
17.
测定某种黄铜(铜和锌的合金)的组成,取该黄铜样品碎屑100g,把4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4g,其成分为 。
A.铜 B.锌 C.铜和锌
(2)该黄铜样品中铜和锌的质量比m铜:m锌: 。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人稀硫酸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剩余固体质量(g) | 87 | 74 | 67.5 | 67.5 |
(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4g,其成分为 。
A.铜 B.锌 C.铜和锌
(2)该黄铜样品中铜和锌的质量比m铜:m锌: 。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

18.
(1)鸡蛋壳(主要成份是CaCO3)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份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发现_________________消失,溶液变_______________色,并产生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份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发现_________________消失,溶液变_______________色,并产生___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19.
“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小勇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中,喇叭花很快变成了蓝色;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厨房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小勇选用的调味品最有可能是 ;
(2)肥皂水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仅用喇叭花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填序号)。
(1)小勇选用的调味品最有可能是 ;
(2)肥皂水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仅用喇叭花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填序号)。
|
21.
了解到“重力势能”知识的小东同学,想用身边的器材(铅球),来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其探究程序如下:
(1)猜想: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a、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2)实验提供的实心铅球有2kg、2kg、3kg各一个,细沙(足够多)、刻度尺、两个相同大纸盒,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完成实验步骤:
A、将适量的沙子放进大纸盒里拨平;
B、取质量为_______________的铅球各一个,将两球分别对准纸盒位置提高到相同高度然后放手,用刻度尺量出铅球所砸沙坑的深度进行比较;
C、取质量为______________的铅球各一个,将两球分别对准纸盒位置提高到不同高度然后放手,用刻度尺量出铅球所砸沙坑的深度进行比较。
(3)通过对该实验的探究,B步骤得到的结论是:重力势能跟______________有关;
C步骤得出的结论是:重力势能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
(1)猜想: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a、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2)实验提供的实心铅球有2kg、2kg、3kg各一个,细沙(足够多)、刻度尺、两个相同大纸盒,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完成实验步骤:
A、将适量的沙子放进大纸盒里拨平;
B、取质量为_______________的铅球各一个,将两球分别对准纸盒位置提高到相同高度然后放手,用刻度尺量出铅球所砸沙坑的深度进行比较;
C、取质量为______________的铅球各一个,将两球分别对准纸盒位置提高到不同高度然后放手,用刻度尺量出铅球所砸沙坑的深度进行比较。
(3)通过对该实验的探究,B步骤得到的结论是:重力势能跟______________有关;
C步骤得出的结论是:重力势能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
22.
在学习杠杆时,小美和小丽利用实验探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___________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_________________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

(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___________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_________________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
23.
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30g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由此可知,鸡蛋的重力势能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下落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如图甲,是某一物体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h过程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试问,在图乙中,描述重力对该物体做功大小与时间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 B.![]() | C.![]() | D.![]() |
乙
24.
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s,乙用9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3:5,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_______________,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______________。
25.
如图所示,小华正在做俯卧撑,可以将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D为支点,A为他的重心,相关长度已在图中标明,已知他的质量m=60kg。则小华受到的重力G=_________________N;当他将身体撑起时,每只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是__________________N;若他在1分钟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40cm,则他做俯卧撑过程中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_W。

26.
如图所示,质量为100g的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在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__J;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导轨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_______________J。

27.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腐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颗粒状石灰石比块状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泡更快。说明反应物的浓度(溶质质量分数)、温度和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对化学反应快慢有影响。小明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五组50mL稀硫酸与0.1g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丝状金属的规格相同):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实验 (填实验序号),表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越快;
(2)比较实验1和2,表明 ,化学反应越快;
(3)依据实验规律,推测“丢失数据”的值约是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
金属状态 | 丝状 | 粉末状 | 丝状 | 丝状 | 丝状 | |
稀硫酸质量分数/% | 5 | 5 | 10 | 10 | 15 | |
溶液温度/℃ | 反应前 | 20 | 20 | 20 | 35 | 丢失数据 |
反应后 | 34 | 35 | 35 | 50 | 55 | |
金属消失的时间/s | 500 | 50 | 125 | 50 | 30 |
(1)比较实验 (填实验序号),表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越快;
(2)比较实验1和2,表明 ,化学反应越快;
(3)依据实验规律,推测“丢失数据”的值约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