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4)10℃时,将11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刚好饱和,则此时甲的溶解度为 克;若将烧杯内溶液升温到50℃(不考虑水的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1)P点的含义是 。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4)10℃时,将11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刚好饱和,则此时甲的溶解度为 克;若将烧杯内溶液升温到50℃(不考虑水的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
2.
质量分数不同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不相同,对照表如下: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是________。
(2)质量分数80%和20%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
(3)欲配制5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多少毫升________?
质量分数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98% |
密度(g/mL) | 1.07 | 1.14 | 1.22 | 1.30 | 1.40 | 1.50 | 1.61 | 1.73 | 1.80 | 1.84 |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是________。
(2)质量分数80%和20%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
(3)欲配制5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多少毫升________?
3.
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


(1)高压锅是根据 的原理设计工作的。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最大压强。(写出计算过程)
(3)对照下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 ℃。(大气压值取1.0×105Pa)


(1)高压锅是根据 的原理设计工作的。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最大压强。(写出计算过程)
(3)对照下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 ℃。(大气压值取1.0×105Pa)
4.
2012年9月26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付海军正式使用。已知航空母舰的舰长304米、舰宽70.5米,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吨。(g=10N/kg,海水的密度取1.0g/cm3)

(1)满载时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
(2)满载时航空母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多大?
(3)如果舰载机飞离航母,飞往钓鱼岛,那么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变化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满载时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
(2)满载时航空母舰排开海水的体积多大?
(3)如果舰载机飞离航母,飞往钓鱼岛,那么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变化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选择题- (共15题)
8.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装有同质量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铅块、铝块浸没在水中而水未溢出,已知ρ铅>ρ铁>ρ铝,则杯中水面上升最高的是 ( )
A.装有铁块的杯子 |
B.装有铅块的杯子 |
C.装有铝块的杯子 |
D.无法判断 |
12.
今年10月7日,强台风“菲特” 重创我们浙江,其中宁波余姚市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70%以上城区被淹,降雨量为百年一遇。面对特大洪灾,国家投人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 |
B.通过电解水试验,可知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
D.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 |
13.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③ | C.①② | D.①②③ |
14.
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19.
下列关于湖州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
B.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 .4℃,描述的是气候 |
C.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 |
D.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
3.填空题- (共11题)
20.
我区中心城区某些路口装有语音自动提示系统,其工作过程是一旦行人或骑车者在闯红灯时,摄像头即拍下照片,然后将信号传输到语音提示系统,发出声音,提醒行人或骑车者。完成这一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构成。需要大脑皮层中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 中枢参与。
21.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①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大体如下图:

上图过滤池中有活性炭层,活性炭起___________作用,该过程中发生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再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_______纯水(填“是”或“不是”)

②上图是电解水装置,实验时会发现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这一过程可用表达式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大体如下图:

上图过滤池中有活性炭层,活性炭起___________作用,该过程中发生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再经沉淀、过滤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_______纯水(填“是”或“不是”)

②上图是电解水装置,实验时会发现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这一过程可用表达式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容易变质。鲜鸡蛋密度约为1.08克/厘米3左右,变质蛋密度可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克/厘米3的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质。

(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_____________鸡蛋(填“甲”“乙”“丙”);
(2)配制密度1.03克/厘米3食盐水可用60克食盐溶于1000克水中,这种食盐水质量分数约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室在配制以上食盐水溶液时,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_____________鸡蛋(填“甲”“乙”“丙”);
(2)配制密度1.03克/厘米3食盐水可用60克食盐溶于1000克水中,这种食盐水质量分数约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实验室在配制以上食盐水溶液时,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3.
据报道,在刮龙卷风时,其大气压强可以达到9.0×104帕。在一座面积为200米2的简易平顶厂房中,当时的大气压强是1.0×105帕,如果此时龙卷风从厂房房顶上方刮
过,那么大气对厂房房顶的作用力可能是___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_______。
过,那么大气对厂房房顶的作用力可能是___________牛,方向_______________。
24.
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麦管(或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为使潜水艇下沉,则必须从进排气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气”或“吸气”),潜水艇在下沉的过程中所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不变”或“增大”).

26.
2013年5月28日清晨,美国男子乔纳森用一大簇氦气球绑在椅子上将自己送上天空(如图),实现了人类首次靠氦气球穿越英吉利海峡的壮举。

(1)若整个装置的总体积为100米3,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则整个装置受到空气的浮力为_______牛。
(2)乔纳森为了降落,剪断了几个气球的绳子,则整个装置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若整个装置的总体积为100米3,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则整个装置受到空气的浮力为_______牛。
(2)乔纳森为了降落,剪断了几个气球的绳子,则整个装置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作能够方便鉴别液体种类的仪器。他们猜测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液体的种类存在某种关系,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时,该小组同学选用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内装不同质量的细沙,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并用仪器测出每一次实验时瓶和细沙的总质量及圆柱形的瓶子底部所处的深度h(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如右下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漂浮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形瓶子,它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与瓶和沙的总质量成_______比。
(2)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_______ρ乙(填“<”、“>”或“=”)。
(3)实验序号1的这次实验,圆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牛(g取10牛/千克),若圆柱形瓶子的底部面积为0.002米2,则甲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实验序号 | 瓶和沙总质量(千克) | 深度h(米) |
1 | 0.2 | 0.09 |
2 | 0.4 | 0.18 |
3 | 0.6 | 0.27 |
实验序号 | 瓶和沙总质量(千克) | 深度h(米) |
4 | 0.2 | 0.07 |
5 | 0.4 | 0.14 |
6 | 0.6 | 0.21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漂浮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形瓶子,它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与瓶和沙的总质量成_______比。
(2)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_______ρ乙(填“<”、“>”或“=”)。
(3)实验序号1的这次实验,圆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牛(g取10牛/千克),若圆柱形瓶子的底部面积为0.002米2,则甲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