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科学试题卷(word版)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274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6

1.简答题(共1题)

1.
一位同学按如图所示将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辨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就能探究出“音调与空气柱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位同学对瓶吹气时会引起_____振 动 。    
(2)这位同学分辨出四个音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如果改用筷子敲打瓶子,那么音调的排序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_____。小明同学利用声音传感器将实验过程中三次敲打瓶子产生的波形图拍了下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三次实验小明是用不同大小的力度敲击了同一个瓶子
B.三次实验小明是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了不同的瓶子  
C.甲、乙两图对应的实验中,小明敲击瓶子的快慢相同
D.丙图对应实验中,小明的敲击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尖锐

2.选择题(共22题)

2.
如图所示为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乙中ac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B.曲线乙中c 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C.与玉米种子不同,大豆种子没有胚乳,萌发需要的能量来自子叶,与土壤是否肥沃无关
D.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3.
人形成听觉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鼓膜和晶状体B.听小骨和玻璃体
C.耳蜗和视网膜D.听觉中枢和视觉中枢
4.
对下图所示枝条和枝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 为顶芽,b、c为侧芽
B.枝条d的不断伸长,来自于枝芽中2的不断伸展
C.着生在叶腋处的结构有b、c
D.芽b的长势强于芽c的长势
5.
下列实例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①“试管婴儿”的诞生    ②“克隆羊”的出现    ③“脱毒土豆”的培育
④生产胰岛素“工程菌”的培育    ⑤“杂交水稻”的培育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⑤
6.
如图是男女一部分性器官的发育趋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约 10 岁之前,性器官已经发育成熟
B.若图中 a 和 b 代表睾丸和卵巢,那么 a 是睾丸,b 是卵巢,理由是女性比男性提前进入青春期,其性器官发育早
C.计划生育中,被结扎了输精管的男子将失去生殖能力,同时第二性征也将逐渐消失
D.人的个体发育的过程包括:婴幼儿→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死亡
7.
下列有关人的生长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睾丸和子宫都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
B.试管婴儿植入母体子宫内的发育阶段是受精卵期
C.母体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输卵管
D.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能产生卵细胞和排卵,但是无生殖能力
8.
传说黄帝轩辕氏的元妃西陵嫘祖教百姓养蚕,被奉称为嫘祖娘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家蚕的幼虫和成虫之间有蛹这个阶段,蛹不吃不喝但身体结构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B.蝼蛄和蜜蜂的发育过程同家蚕相似
C.如上图所示,若 A 是家蚕的卵,为了提高丝的产量,可以想法延长 B 期
D.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若 A 是蟋蟀的卵,那么其在B 期的发育需要蜕皮
9.
玉米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下面关于玉米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一粒玉米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B.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
C.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并且子叶出土
D.玉米为雌雄同株,借助风力完成异花传粉
10.
如图所示为某种细菌分裂的数量随温度的变化图,由图可知(    )
A.在T0~T1段,细菌的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T1~T2
段,细菌的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B.温度越高,细菌的分裂速度越快
C.食品腐败都是由于细菌引起的,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是将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
D.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而不腐烂,其主要原因是冰箱可以隔绝空气,细菌繁殖速度很慢
11.
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B.      D.
12.
如图所示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实验装置图和使用说明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0
B.若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越小
C.若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越大
D.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最大
13.
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 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其中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小明先将一个正常的铁制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丁所示的示数,再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1N)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 1N
B.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F0-1N
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1N
D.乙图读数为F0-1N,丙图读数为F0
14.
鱼类能够在水中看物,这是因为鱼眼的晶状体几乎圆得可以“混珠”,故有足够的折射能力。鱼在岸上由于折射能力太大,鱼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到模糊的景象。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则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鱼在岸上是“远视眼”,需戴高度远视眼镜才能看清晰
B.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C.正常人在水中戴高度近视眼镜才能看清晰
D.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
15.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人工虹”的形成是下列哪种光现象(    )
A.光的色散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反射D.光具有能
16.
如图所示,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处在静止状态。两物块的材料已在图中标明,四幅图中上下物块的质量均相等。对四幅图中两物块接触处的弹力大小和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情况,有下列判断:①乙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可能最大;②四幅图中的两物块间弹力一样大;③丁图中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最大;④四幅图中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样大;⑤乙、丁两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一定相等(磁铁能吸引铁、钴、镍金属,磁铁之间有引力或者斥力)。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B.②④⑤C.①④D.①④⑤
17.
中国的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很多的诗词中都涉及很多科学知识,对于以下诗词中包含的科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相对出”的青山和“日边来”的孤帆都是以诗人自己为参照物
C.“少小离家老大回,相音无改鬓毛衰”——这里的“乡音”指的是“音色”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指的是声音的频率,不过天宫里的人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18.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质量为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 3m 的小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 8m 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 1∶2∶3
C.甲、乙、丙三个纸锥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 1∶2∶3
D.由该实验可知:形状相同的纸锥,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19.
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把蜡烛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50cm 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
立的、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20cm
C.若将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 9cm 时,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若将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消失
20.
下列事实中,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有(    )
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
C.停在站台的列车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
2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
B.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
C.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
D.超声波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利用超声波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
22.
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桌面成 45°角放置,一只甲壳虫从A 处沿桌面以 20 厘米/秒的速度向着平面镜B 处爬动,那么,平面镜中甲壳虫的虚像向甲壳虫靠拢的速度的大小约是( )
A.28.3 厘米/秒B.20 厘米/秒
C.14.1 厘米/秒D.10 厘米/秒
23.
“龟兔赛跑”的故事也许你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耳熟能详了吧,若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完成S0 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
B.在完成S0 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在完成S0 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在完成S0 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3.填空题(共8题)

24.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 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少年要从我做起。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就容易造成近视,如图甲所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分别是_____(填字母)。
(2)在眼球结构中,被称作黑眼球和白眼球的结构分别是_____。  
(3)你能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因为它的物像落在(如图乙所示)中[⑦]_____上。
(4)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因为眼球的[③]_____变大。
25.
图为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当花粉落在柱头上以后,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3)_________,它逐渐伸长并穿过花柱,最终进入胚珠,释放出精子,与(4)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
(2)(7)_____将来发育成果皮;(8)_____将来发育成种子; 最终整个(9)_________发育成果实。
(3)桃鲜嫩的果肉是由(_____)发育而来的;而花生仁外的红皮是由(_____)发育而来的。
26.
太阳光通过玻璃后呈现红色,则玻璃是_____色的;一张纸几乎将所有色光全部反射,则纸是_____色的;一块棉布几乎将所有色光全部吸收,则这块棉布是_____色的。
27.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有一天小 张驾驶着质量为 1500kg 的轿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路面对车的阻力是车重的 0.05 倍。(g 取10N/kg)

(1)该轿车的重力是多大? 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那么这辆轿车如果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多少?____
28.
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 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像( 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由图可知:

(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 y 轴_____(填“向下”或“向上”), 其平均速度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
(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 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
29.
如图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电化教学设备,你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吗?投影仪也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如图所示,投影仪上有一个用凸透镜做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成像。

(1)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____(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
(2)使用投影仪时,如果屏幕上的像太小,应该使影片离镜头_____(填“近一些”或“远一些”),同时需使投影仪离屏幕_________(填“近一些”或“远一些”)。
30.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 F=kx,其中 F 为弹力大小,x 为形变量,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00N/m,原始长度为 10cm, 则在弹力为 5N 时,弹簧长度可能为_____或_____。
31.
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措施是_______;属于阻挡噪声传播的措施是________;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
A.城市市区禁鸣喇叭B.纺织女工带上耳塞C.城市高架桥上安装隔音墙D.在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E.汽车安装消声器F.开战斗机的飞行员戴上头盔G.点燃爆竹导火线后捂住耳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