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把蜡烛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50cm 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
立的、缩小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20cm
C.若将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能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 9cm 时,一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若将凸透镜在光屏上已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此时如果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消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26 08:37: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由1、2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凸透镜,透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折光能力越___。
(2)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
同类题2
小晨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15 cm
B.屏上的像是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左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重新呈现一个清晰的像
D.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当蜡烛移动到 32cm 刻度时,可能不成像
同类题3
同学们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的方法测该凸透镜的焦距,如果没有做到光斑最小最亮,测得的焦距会____(选填偏大,偏小,都有可能)
(2)用上述光具座,凸透镜位置固定,某次实验中光屏移在45cm处刚好能成一蜡烛清晰的像,请描述此时像的性质____,若此时在光屏和凸透镜间放上他奶奶戴的老花镜,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同类题4
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
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同类题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 50cm 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1)光具座调整好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如图所示,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_____cm 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把蜡烛移到 35cm 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________。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 2 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 3 中_____。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透镜和视觉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