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氧气。

(1)反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选择甲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提供的过氧化氢溶液标签如乙图。查阅资料得知:溶质质量分数20%的双氧水更适合制取氧气。将100克溶质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20%的双氧水需加水_________ml。
(3)取30克稀释后的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粉末混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

(1)反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选择甲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提供的过氧化氢溶液标签如乙图。查阅资料得知:溶质质量分数20%的双氧水更适合制取氧气。将100克溶质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20%的双氧水需加水_________ml。
(3)取30克稀释后的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粉末混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
2.
卢瑟福用a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的实验,推翻了汤姆生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但通过该实验的下述三种现象(如图),不能获得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的结论。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你根据原子结构知识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现象1的原因: ________
②现象2的原因:________
(2)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________。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你根据原子结构知识分析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现象1的原因: ________
②现象2的原因:________
(2)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________。
2.选择题- (共20题)
6.
下列有关木本植物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叶 |
B.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因为形成层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 |
C.“树怕剥片”的原因是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
D.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木质部、形成层和髓 |
8.
当你在复印机旁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可能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
D.臭氧与氧气性质完全相同 |
9.
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 )
A.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 | B.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 |
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 | D.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
10.
在化学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3③SO2④O2⑤Mg2+⑥2OH−⑦H2O
①2H②2NH3③SO2④O2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 |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④⑦ |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
13.
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事故发生时,放射性原子氮16可能短暂存在。氮16原子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下列有关氮16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9 ![]() | B.相对原子质量为14 |
C.和普通氮原子是相同的原子 ![]() | D.和普通氮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
14.
哈尔滨市正在施工的地铁工程要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假设杂质不含铝元素)来炼制铝合金.若要炼制含铝95%的铝合金108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5%铝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40%的铝土矿的质量是( )
A.340t | B.204t | C.108t | D.120t |
17.
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后,发现电灯L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某同学用测电笔测试灯头的两根电线C,D,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测电笔测试火线A和零线B时,氖管在测火线A时能发光,在测零线B时不发光。那么可以判定故障是()


A.火线和零线短路 |
B.电灯L短路 |
C.电线AC段某处断路 |
D.电线BD段某处断路 |
18.
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 | B.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
C.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 | D.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
20.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应为( )
A.FeS ![]() | B.Fe2S3 ![]() | C.FeO ![]() | D.FeS2 |
21.
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产11克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 ![]() | B.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 |
C.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克 ![]() | D.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 |
22.
如图所示,为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通电螺线管对条形磁铁的斥力变大,则电源和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可以是( )


A.G接F,E接B,D接H ![]() | B.G接F,E接A,D接H |
C.G接E,F接B,D接H ![]() | D.G接E,F接A,D接H |
3.填空题- (共10题)
23.
根据如图回答: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________.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________是通过茎里的________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部位1~4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________.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________.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________是通过茎里的________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部位1~4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________.
24.
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血液处于________血管中.
(2)通过你的观察发现,此处血管的特点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从组织细胞进入血液.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_______内被利用.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血液处于________血管中.
(2)通过你的观察发现,此处血管的特点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从组织细胞进入血液.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_______内被利用.
25.
如图(瓶口均密封),D、E阀门关闭,B中有水且长有绿色植物。

(1)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_______作用,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增强B中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过程,可以打开阀门D,向A中迅速加入_______和稀盐酸。
(3)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作用,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4)一段时间过后,可采取什么措施证明上题过程的产物?_______________。

(1)B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它能进行_______作用,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了增强B中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过程,可以打开阀门D,向A中迅速加入_______和稀盐酸。
(3)将B装置遮光,放在暗处24小时,此时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作用,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4)一段时间过后,可采取什么措施证明上题过程的产物?_______________。
26.
椪柑皮薄易剥,色泽鲜美,汁多、浓甜脆嫩,化渣爽口,且价格便宜,是每年冬季老百姓家中的常备水果.请根据你所学生物学知识并结合左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椪柑苗木是以椪柑为接穗,枳壳、温州蜜柑、甜橙等柑橘类为砧木的一种嫁接苗木,你认为嫁接成活的关键是砧木与接穗的________ 要紧密结合.
(2)椪柑苗木定植移栽时要去掉一部分枝叶,并选择在傍晚或阴天移栽,这是为了减弱________ 以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
(3)图中大实蝇是专门危害柑橘类的农业害虫,图中②③④⑤表示大实蝇发育的四个阶段.请按发育的先后顺序排序________ (填图中序号).此发育过程为________ 变态发育.

(1)椪柑苗木是以椪柑为接穗,枳壳、温州蜜柑、甜橙等柑橘类为砧木的一种嫁接苗木,你认为嫁接成活的关键是砧木与接穗的________ 要紧密结合.
(2)椪柑苗木定植移栽时要去掉一部分枝叶,并选择在傍晚或阴天移栽,这是为了减弱________ 以提高移栽苗木的成活率.
(3)图中大实蝇是专门危害柑橘类的农业害虫,图中②③④⑤表示大实蝇发育的四个阶段.请按发育的先后顺序排序________ (填图中序号).此发育过程为________ 变态发育.
27.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 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 分子变小了
C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I 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_____.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 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 分子变小了
C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I 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_____.
28.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
(2)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_
(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________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__
(2)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___
(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________
29.
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________变蓝色(选填“会”或“不会”)。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来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________(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________变蓝色(选填“会”或“不会”)。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来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________(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30.
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请计算:
(1)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
(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
(3)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1)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
(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
(3)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31.
磁感应强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用字母B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磁感应强度B越大,磁场越强。磁感线能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请据此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某种材料制成的磁敏电阻,其阻值R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由图像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________。图中的图像没过坐标原点是因为________ 。
(2)将该磁敏电阻接入图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不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仅将磁敏电阻由图乙所示的1位置移至2位置,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

(1)用某种材料制成的磁敏电阻,其阻值R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由图像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________。图中的图像没过坐标原点是因为________ 。
(2)将该磁敏电阻接入图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不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仅将磁敏电阻由图乙所示的1位置移至2位置,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