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科学问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274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0

1.简答题(共6题)

1.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

(1)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___.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
(2)a代表的物质是___.
(3)如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不同血管(H、I、J)时氧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中H为肺动脉,则图中曲线和血管I分别表示(____)
A.氧的浓度、肺静脉
B.氧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C.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静脉
D.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2.
(8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用铁碳合金制作的校徽中单质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他们将几枚旧校徽样品进行粉碎处理,四组同学各取6.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人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组别编号
样品质量(克)
加入稀硫酸体积(毫升)
剩余固体质量(克)
1
6.0
20.0
3.2
2
6.0
30.0
1.8
3
6.0
40.0
0.4
4
6.0
50.0
0.4
 
(1)判断第3次加入的稀盐酸有无完全反应,并说出理由。___
(2)6.0克样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能产生氢气多少克?______
(3)同一枚校徽在生锈前后,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如何改变?_____
3.
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步骤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普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观察对象
现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较多红褐色锈斑
③潮湿的纯铁丝
没有明显变化
 
(1)步骤1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_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需要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_____。
(3)通过对比实险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________。
4.
如图是一种医用药品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标签上的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叙述“咀嚼”后咽下的好处:_____;
(2)当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时,服用该药片后,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①_____;②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胃酸过多时,不宜服用含碳酸盐的抗酸药,其原因是_____。
5.
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秒内将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米。人的拉力为18牛,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倍,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明家有个木衣架,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挂在衣架A处,衣架倒了下来。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分析了衣架倒下来的原因后,测量了如下的数据:书包质量5kg;木衣架质量3kg;圆底盘直径30cm;其他数据如图所示。衣架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g取10N/kg)

(1)请你通过计算,解释衣架倒下来的原因。____
(2)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小明提出了改进意见——适当增大圆底盘直径。请你再说出一种其他方法。_______

2.选择题(共20题)

7.
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
试管
实验材料及处理
产生气泡快慢
1
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
最慢
2
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温
较快
3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
最快
4
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
较慢
 
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  )
A.具有专一性B.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C.具有高效性D.活性受温度影响
8.
当今社会,许多健康公民都积极无偿献血。你认为医生应将针刺入下列哪种血管进行抽血(   )
A.主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体动脉
9.
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 右图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 O型血的模型图是(   )
A.B.
C.D.
10.
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使用时,先用一根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置后,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  )
A.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B.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D.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1.
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X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
B.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C
C.在消化道D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胰液
D.食物进入大肠前Y被分解成氨基酸
12.
某固体由Ba2+、Cu2+、Na+、Cl、CO32、SO42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
A.Na+、CO32、SO42B.Cu2+、CO32、SO42
C.Cl、CO32、SO42D.Na+、Ba2+、Cl
13.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氯离子
B. 表示钠离子
C.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D.此反应的实质是  结合成水分子
14.
下图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关于该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⑤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图中的所有反应一定不涉及置换反应
C.反应②的转化中必须有盐类物质参加
D.反应①是一个放热反应
15.
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1:m2=3:7B.m1-△M1<m2-△M2
C.m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D.当乙烧杯内加人铁的质量为m1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16.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17.
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B.C.D.
18.
下列为提纯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过滤
 
A.AB.BC.CD.D
19.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有Zn(NO3)2和AgNO3
20.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1.
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金的质量为 50 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约为 6 厘米(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 10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金的动能持续增大
B.在整个跳绳过程中小金的机械能守恒
C.小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3 焦
D.小金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50 瓦
22.
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 A 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 以 0.1m/s 的速度在物体 A 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2 的功率为 0.6WB.如果增大 F2,物体 A 可能向左运动
C.物体 A 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弹簧测力计读数为 9N
23.
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柴火烧水
B.压缩空气发热
C.冬天搓手取暖
D.钻木取火
24.
小明在按压式订书机的N点施加压力,将订书针钉入M点下方的纸张中,能正确表示他使用该订书机时的杠杆示意图是
A.B.C.D.
25.
一次体育课上,甲、乙两同学进行爬竿比赛,甲从某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时8s,乙从同一位置爬到竿顶用时10s.若甲、乙两人体重相等,则他们爬竿的功率之比(    )
A.5:4B.4:5C.25:16D.16:25
26.
原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如图所示。则能反映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其动能Ek随运动距离s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A.B.
C.D.

3.填空题(共6题)

27.
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__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_____
28.
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序号
盐酸溶液浓度
2分钟内产生氢气的体积
1
5%
10mL
2
15%
28mL
 
(1)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___管接c。
(2)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验。获得表格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____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3)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____。
(4)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___有关。
29.
. 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


图乙
(1)过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图甲烧杯A中液体变成_____________色
(2)①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见图)正确的是______(填写“甲”或“乙“).
②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0.
如图所示,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软木塞冲出试管口。

(1)软木塞冲出试管口, 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过程中, 水蒸气减少的内能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软木塞增加的机械能, 这与热机的___________冲程相似。
31.
(6分)小陈开着一辆质量为M小车从水平路面驶入西湖大道,再从高架入口驶入引桥。引桥长度为L,高为h,如图所示。

(1)当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发动机输出功率恒为P1,此时汽车以v的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求汽车受到的阻力多大?_______
(2)当汽车驶入高架引桥,发动机输出功率恒定为P2,已知汽车从引桥底部行驶到顶部所用时间为t,那么在引桥上行驶时汽车做的(输出)总功是多少?_________
(3)在第(2)问的基础上,试推导汽车在引桥上受到的阻力是水平路面受到阻力的k倍,证明:k=(P2tMgh)vLP1._____
32.
如图所示,质量为50g的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

(1)在从a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J;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导轨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___J.(g=10N/k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6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