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
1
:m
2
=3:7
B.m
1
-△M
1
<m
2
-△M
2
C.m曲线oac表示的是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
D.当乙烧杯内加人铁的质量为m
1
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0-26 11:11: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铜的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铜的导电性比铁好
B.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C.铜能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
D.铜制品比铁制品更耐锈蚀
同类题2
推理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D.有些金属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同类题3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________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______来达到实验目的。(选填字母序号)
A. Al
2
(SO
4
)
3
溶液
B. FeSO
4
溶液
C. CuSO
4
溶液
(4)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不)________。
同类题4
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同类题5
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
2
,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下列关于a、b、c的推理合理的是(HX、H
2
Y、H
3
Z分别表示三种酸)
A.a、b、c三种酸溶液中的H原子数目:c>a>b
B.a、b、c与金属Mg反应的速率:b>a>c
C.a、b、c的相对分子质量:b<a<c
D.a、b、c可能分别为H
2
Y、HX、H
3
Z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金属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