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某样品为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此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
(1)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2)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3)甲同学的实验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是___,其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
学生 物质质量 | 甲 | 乙 | 丙 | 丁 |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克) | 30 | 25 | 20 | 20 |
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克) | 100 | 100 | 100 | 120 |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 22 | 17 | 12 | 1 |
(1)样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2)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3)甲同学的实验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是___,其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
2.
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袋内物质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名称)。
(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袋内物质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名称)。
3.
市场上出售的牙膏种类繁多,每种牙膏中都添加有细粉末状的摩擦剂,它能配合牙刷一起摩擦牙齿的表面,起到增强清洁牙齿的效果。下表给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
(1)可选作摩擦剂的物质必须 (填“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2)碳酸钙可用石灰石制备,小新设计了两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你认为哪一种实验方案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
(3)小新为了测定B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称取B牙膏100克放入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假设除碳酸钙外,牙膏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共用去稀盐酸200克。反应完毕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78克。
①在测定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克。
②请计算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牙膏 | A | B | C |
摩擦剂 | 氢氧化铝 | 碳酸钙 | 二氧化硅 |
(1)可选作摩擦剂的物质必须 (填“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2)碳酸钙可用石灰石制备,小新设计了两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你认为哪一种实验方案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
(3)小新为了测定B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称取B牙膏100克放入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假设除碳酸钙外,牙膏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共用去稀盐酸200克。反应完毕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78克。
①在测定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克。
②请计算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选择题- (共18题)
8.
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来的300多件文物,其中用“金”制成的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些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由此你认为金、铜、铁这三种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金 | B.铜 | C.铁 | D.无法判断 |
11.
除去下表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
A | 铜粉 | 铁粉 | 硫酸铜溶液 |
B | 氢气 | 水蒸气 | 浓硫酸 |
C | 硝酸 | 硫酸 | 氯化钡溶液 |
D | 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2.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一般说来它与下列物质不发生反应的是()
A.铁 | B.硫酸 |
C.二氧化碳 | D.氯化铜溶液 |
13.
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OH HCl KCl |
B.BaCl2 Na2SO4 NaOH HCl |
C.CuSO4 NaCl KNO3 BaCl2 |
D.KCl AgNO3 HCl HNO3 |
17.
实验时,若不慎把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
B.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再用水冲洗 |
C.先用干布拭干,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D.以上处理方法都不正确 |
18.
根据物质的组成,小明将部分物质分为甲、乙两类(如表所示)。下列对分类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 | 物质 |
甲 | 氯化钠、硫酸铜 |
乙 | 盐酸、硫酸 |
A.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 |
B.甲为碱,乙为酸 |
C.甲为盐,乙为酸 |
D.甲为金属,乙为酸 |
20.
下列对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的分析(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雨滴受到的浮力),正确的是()
A.雨滴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
B.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
C.雨滴受到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
D.雨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21.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重为l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移动了 5m,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0N,则( )


A.重力做的功是500J | B.拉力大小为l00N |
C.拉力大小为l20N | D.拉力做功为l00J |
3.填空题- (共6题)
23.
某污水pH=5,主要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少量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现欲将其经过滤处理后用于清洗厕所的用水。问:
(1)从耐腐蚀角度考虑,应选择_______ 制成的管子来引流这种污水?(选填铁、铝、陶瓷);
(2)要判定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有Cl-,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污水滴加过量的______ (写化学式)溶液至无沉淀生成,经过滤后,继续往滤液其中滴入_____ 溶液和稀HNO3,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以判断滤液中有无Cl-存在。
(1)从耐腐蚀角度考虑,应选择
(2)要判定过滤后的水中是否还有Cl-,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污水滴加过量的
24.
盐酸、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室中浓H2SO4需要密封保存,原因是浓H2SO4 具有_________性。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性。若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发现瓶口冒白雾,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____性,因此浓盐酸也要密封保存。
25.
新闻报道《小雨引“燃”一车电石》很好地说明水可“引火”。该报道称:5月9日傍晚,一辆储运电石的汽车因未做好防水工作,行驶过程中天降小雨,引发车厢着火……
已知:电石(CaC2)不可燃,与水接触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
(1)电石与水反应属于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2)电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其中,C2H2属于_____(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
(3)储运电石的汽车车厢着火是因__________具有可燃性。
已知:电石(CaC2)不可燃,与水接触剧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
(1)电石与水反应属于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2)电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其中,C2H2属于_____(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
(3)储运电石的汽车车厢着火是因__________具有可燃性。
26.
某同学对“擦擦炮”引燃头的化学成分产生浓厚兴趣。他查阅资料:引燃头中通常含有S、KClO3、MnO2等物质中一种或几种,KClO3会与NaNO2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KClO3+3NaNO2=KCl+3NaNO3。为验证引燃头成分,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刮取引燃头,小心研碎,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残渣为灰黑色固体。
②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放人试管,再加人上述灰黑色固体少许,溶液中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③往装有滤液的烧杯中加人过量NaNO2,搅拌后再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NaNO2和AgNO3不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灰黑色固体中含有 ,该固体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小阳点燃“擦擦炮”时还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为 。
(3)据所有实验现象可知,“擦擦炮”引燃头的成分有 。
①刮取引燃头,小心研碎,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残渣为灰黑色固体。
②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放人试管,再加人上述灰黑色固体少许,溶液中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③往装有滤液的烧杯中加人过量NaNO2,搅拌后再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NaNO2和AgNO3不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灰黑色固体中含有 ,该固体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小阳点燃“擦擦炮”时还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为 。
(3)据所有实验现象可知,“擦擦炮”引燃头的成分有 。
27.
一起重机将重为3t的钢材竖直匀速提升了12m,所用时间为2分钟。接着又沿水平方向把钢材匀速移动了6m,请计算:
(1)起重机吊起的钢材所受的重力;
(2)起重机把钢材竖直提升了12m的过程中,起重机对钢材所做的功;
(3)起重机竖直提升过程中的功率;
(4)钢材被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m过程中,起重机对钢材所做的功。
(1)起重机吊起的钢材所受的重力;
(2)起重机把钢材竖直提升了12m的过程中,起重机对钢材所做的功;
(3)起重机竖直提升过程中的功率;
(4)钢材被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m过程中,起重机对钢材所做的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