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7题)
1.
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如图)。请回答:

(1)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要使镜筒上升,应向__________(填“前”或“后”)旋转粗准焦螺旋;
(2)血管2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的名称是__________。

(1)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要使镜筒上升,应向__________(填“前”或“后”)旋转粗准焦螺旋;
(2)血管2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的名称是__________。
2.
最近,人造肉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人造肉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豆蛋白肉,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另一种是清洁肉,将动物干细胞置于营养液中培养,形成类似肌肉的组织,其外观、口感与传统肉相似。请回答:
(1)大豆蛋白肉中的蛋白质在小肠中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
(2)将干细胞培养成肌肉组织主要是控制了干细胞的__________过程。
(1)大豆蛋白肉中的蛋白质在小肠中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
(2)将干细胞培养成肌肉组织主要是控制了干细胞的__________过程。
3.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氢氧化钠、硝酸钠、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小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等分为两份;
②往一份无色溶液中加人稀硫酸,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③往另一份无色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
(1)仅根据②推测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原样品的所有可能组成是__________。

小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等分为两份;
②往一份无色溶液中加人稀硫酸,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③往另一份无色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
(1)仅根据②推测原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原样品的所有可能组成是__________。
4.
A、B、C为初中科学常见的三种无机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所属的物质类别和组成元素都相同,则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A与B属于不同物质类别,B和C属于同种物质类别,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则C可能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

(1)若C是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所属的物质类别和组成元素都相同,则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A与B属于不同物质类别,B和C属于同种物质类别,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则C可能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
5.
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10.00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情况见下表。

请回答:
(1)表格中“?”的值是__________克;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克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计算,确定散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_______

请回答:
(1)表格中“?”的值是__________克;
(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克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计算,确定散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_______
6.
小丽在商场里买到一个有趣的玩具“喝水鸟”(如图甲):只要往头部滴一次水,且鸟身前面放一杯水,就能实现“低头喝’水——抬头——又低头‘喝’水——又抬头……”反复运动(如图乙)。仔细观察发现,“喝水鸟”由玻璃制成,鸟身由一支点承托,头部、玻璃管和底部连通并充满乙醚(易挥发,易液化),且整体密封。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喝水鸟”能反复运动的原因。


_______


_______
7.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处理汽车排放的某种有毒气体的微观模型。请回答:

(1)用模型表示方框中的微粒_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

(1)用模型表示方框中的微粒_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15题)
8.
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像是( )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9.
金华市公布的吉祥物“金金”、“华华”(如图),其中“金金”形似金华特产佛手,“华华”源于金华市花茶花。茶花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花型秀美多样,萌果圆球形。茶花在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
B.裸子植物 |
C.蕨类植物 |
D.苔藓植物 |
10.
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
C.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
12.
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统计表明,2019年3月肺结核发病数97866人,死亡194人。可以用多种方法预防传染病流行,下列预防肺结核传染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注射肺结核疫苗 |
B.出行常带口罩 |
C.隔离肺结核病人 |
D.经常锻炼身体 |
14.
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


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
B.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
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17.
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计量标准,由铂依合金制成,科学家发现其质量有极微小变化。2019年5月20日,服役129年的国际千克原器退役,今后将使用普朗克常量来定义千克,以提高千克定义的精确性。下列关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铂依原子不做热运动,不具有内能 |
B.用铂依合金制作的原因之一是其耐磨损 |
C.保存在双层玻璃钟罩内有助于防氧化、防腐蚀 |
D.质量变化过程中,所含铂依合金的多少发生变化 |
18.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 |
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
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
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
19.
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
B.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
C.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
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22.
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
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
3.填空题- (共7题)
23.
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有观点质疑,用飞船运载人类进行几千年的流浪过程中,无法长期维持生态平衡。其实早在1991年,科学家就利用封闭建筑(如图)进行了一个“生物圈二号”实验,在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的该建筑中,志愿者们很快就遇到了农作物产粮不足、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问题,导致这一实验失败。请回答:
(1)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__________;
(2)“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__________,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_。
(1)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__________;
(2)“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__________,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_。
24.
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A、B、C三个品种各6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阳的叶片5片,测定并计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


请回答:
(1)实验中每个品种选取6株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__________相同;
(3)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请回答:
(1)实验中每个品种选取6株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__________相同;
(3)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5.
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某天体成功着陆,实现了航天器首次在该天体背面巡视探测,该天体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本次探测还进行了多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实验,最终棉花种子首先萌发出土,长出第一片嫩芽。
(1)“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天体是__________(填字母);
(2)萌发实验中要为种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适宜的__________。
(1)“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的天体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月球 | B.火星 | C.太阳 |
26.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可获知物质的性质,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变化、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等方面可寻找物质发生变化的证据,分析各种证据能加深对物质变化和变化规律的认识。请回答:
(1)将锌粒放入稀硫酸中,锌粒表面产生气泡,产生该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经引燃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支持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最主要证据是__________。
(1)将锌粒放入稀硫酸中,锌粒表面产生气泡,产生该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经引燃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支持铁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最主要证据是__________。
28.
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P恰好处于a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2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2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引起的(填字母)。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P恰好处于a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2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2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引起的(填字母)。
A.R1短路 | B.R1断路 | C.R2短路 | D.R2断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7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