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科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2590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31

1.选择题(共18题)

1.
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得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获取事实D.得出结论
2.
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他曾经看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C.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3.
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 0℃时水银柱长 5 厘米;在 100℃时水银柱长 25 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 12 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B.35℃C.48℃D.60℃
4.
一只量简有50毫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简的读数是58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A.8厘米3B.0.8分米3C.16厘米3D.16分米3
5.
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6.02厘米、26.09厘米、26.10厘米、26.00厘米和26.08厘米、31.38厘米。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
A.26.058厘米
B.26.06厘米
C.26.95厘米
D.无法确定,因为真实值未知
6.
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最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是23. 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 061厘米。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   )
A.甲B.乙C.都符合D.都不符合
7.
在长度测量中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
A.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
B.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决定的
C.测量者的估计能力决定的
D.测量时所选用的长度单位决定的
8.
下面是四位同学做的单位换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15厘米=15厘米´ 1/100米=0.15米B.25米=25´10=250分米
C.0.05米=0.05米´ 1000=50毫米D.16米= 16´1/1000千米=0.016千米
9.
以下温度计使用方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①和④B.②和⑤C.③和⑥D.都正确
10.
关于水银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1.
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教室的长度是10米。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指的是()
A.10米B.1米C.测量工具D.教室
12.
在运动会上老师在测量小明投掷铅球的距离时,将皮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
13.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14.
测量不规则的小石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A.细绳B.量筒C.刻度尺D.水
15.
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
A.分米刻度尺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D.要根据测量要求而定
16.
小明做实验时用量筒取液体,仰视读数为20.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8.0毫升,则小明倒出液体体积为(   )
A.小于2毫升B.大于2毫升C.等于2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
17.
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5 ℃,在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先后量出小英和小刚的体温,两次测量结果为38.5 ℃和39.2 ℃,那么肯定有发烧现象的是
A.小英
B.小刚
C.小英和小刚
D.无法确定
18.
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若火势不是太大,则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
A.用水冲灭B.用湿抹布盖灭
C.用沙土盖灭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2.填空题(共10题)

19.
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合作与交流 ②制订计划 ③建立猜测和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检验与评价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用数字表示)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20.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乙同学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计算石块的体积为。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_(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_ 厘米3
21.
有如下两项实验:(1)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扰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2)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这两项试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这两实验所遇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2.
使用量筒时,量筒应放在_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相平。记录读数时,注意___________是否漏写。
23.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来测量温度的,如图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______,它的量程是__________,温度计上的读数是______。
24.
在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______,用来取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填编号)
①烧杯②滴管③玻璃棒④药匙⑤试管⑥酒精灯
25.
单位换算:
25升=______________厘米3    0.5米=__________________纳米
26.
酒精灯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外焰、内焰、焰心),温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外焰、内焰、焰心)。
27.
我国地域辽阔,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图中甲、乙是两支水银温度计分别显示了同一时刻哈尔滨和海口的气温,两地的气温分别为:哈尔滨__________;海口____________。两地的温差为__________。
28.
如图所示,测得在铅笔上紧密排绕的细铜丝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cm,求出细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_m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