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4题)
2.
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从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花盆 | 光线情况 | 温度 | 水 |
甲 | 向阳处 | 20℃ | 湿润 |
乙 | 向阳处 | 20℃ | 干燥 |
从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A.阳光 | B.空气 | C.温度 | D.水分 |
3.
国庆节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提出问题 | B.猜想与假设 |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 D.交流与合作 |
4.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45cm | B.12.34cm | C.12.35cm | D.12.36cm |
5.
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 ℃,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 ℃和38.5 ℃,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显示的读数分别是( )
A.36.5 ℃和38.5 ℃ | B.36.5 ℃和37.5 ℃ |
C.37.5 ℃和38.5 ℃ | D.38.5 ℃和38.5 ℃ |
7.
在非洲的雨林中,生活着一种飞鼠,体表长有皮毛,前肢和身体间有薄膜相连,能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小飞鼠,用母乳哺育长大。从上述资料分析,飞鼠属于()
A.爬行类 | B.鸟类 | C.哺乳类 | D.两栖类 |
10.
南天竹植株姿态优美,种子繁殖,能开花结果,果实颜色鲜艳,且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作为园林观赏植物。根据上述资料判断,南天竹属于( )
A.藻类植物 | B.蕨类植物 | C.裸子植物 | D.被子植物 |
11.
2016年4月6日《英国邮报》报道,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野外动物摄影师亨德利•温特捕捉到一群野狗围猎一头成年公羚羊的凶残一幕.野狗在发现羚羊后迅速追击,这一现象体现了( )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B.生物能进行呼吸 |
C.生物具有一定的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13.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
B.丧失栖息地是导致大多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
C.可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
D.增减一种生物的数量往往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数量 |
15.
如果用右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 1 | 2 | 3 | 4 |
A. | 纲 | 目 | 科 | 种 |
B. |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植物体 |
C. | 牙齿 | 口腔 | 消化系统 | 人体 |
D. | 动物 | 脊椎动物 | 无脊椎动物 | 节肢动物 |

A. A B. B C. C D. D
17.
棉红铃虫成蛹前结茧保护自己,以抵御不良环境,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但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如金小蜂前来产卵,结果就成了“作茧自缚”,原来的适应变得极不适应了。棉红铃虫的“作茧自缚”和下列何种现象体现同一原理( )
A.非洲肺鱼在干旱季节夏眠 | B.响尾蛇遇到敌害时尾部发出响声 |
C.雷鸟在降雪前换上了白色的羽毛 | D.震动枝条,竹节虫跌落僵直不动 |
19.
“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前肢变成翼 ②长骨中空 ③胸肌发达 ④体温恒定 ⑤有气囊 ⑥有复杂的繁殖行为
①前肢变成翼 ②长骨中空 ③胸肌发达 ④体温恒定 ⑤有气囊 ⑥有复杂的繁殖行为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⑤⑥ | D.②③④⑤ |
23.
某同学用天平称一本书每张纸的质量,该书共有200页。调好天平后,将书放在左盘,在右盘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为140 g,游码示数为2.5g,则每张纸质量接近下面哪个值()
A.140g | B.2.5g | C.0.7g | D.1.4g |
24.
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在中央刻度线的左边,这时应( )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
C.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
D.将天平右盘中砝码减少 |
2.填空题- (共7题)
26.
图为扬子鳄、鲫鱼、青蛙、大熊猫四种动物,请回答: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________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________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
A. 鲫鱼、青蛙、扬子鳄、大熊猫 ![]() | B. 青蛙、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
C. 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 | D. 鲫鱼、扬子鳄、青蛙、大熊猫 |
29.
一项研究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利用下表,回答问题:
(1)由该研究来看,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由此可得出结论,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
危害其生存的因素 | 偷猎 | 栖息地丧失 | 外来物种入侵 | 其它原因 |
对哺乳动物的危害程度 | 31% | 32% | 17% | 20% |
对鸟类的危害程度 | 20% | 60% | 12% | 8% |
(1)由该研究来看,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由此可得出结论,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
30.
下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若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装片向________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2)A、B所示两个细胞主要不同之处是:A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细胞结构中,[4]________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若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装片向________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2)A、B所示两个细胞主要不同之处是:A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细胞结构中,[4]________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4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