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6题)
1.
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通常称之为理想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下列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 )
A.观察各种发声体并归纳得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B.用叩桌面的方法研究固体可以传声 |
C.用敲鱼缸的方法研究液体可以传声![]() |
D.用特殊装置研究真空不能传声 |
2.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宇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
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 |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
4.
下列有关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
B.将闹钟放在密闭钟罩内,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
6.
温州市域铁路S2线正在建设中,北起乐清市虹桥镇,终点瑞安人民路站,为解决噪声扰民问题,轻轨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 B.人耳处 | C.空气中 | D.传播过程中 |
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 | B.汽车上装消声器,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
10.
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路, 电铃发出声音, 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抽掉时,将发生()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
B.只见电铃振动, 但听不到声音 |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
D.不见电铃振动, 但能听到声音 |
11.
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声喧哗是产生噪声的原因之一 |
B.声音弱到一定程度,人就听不见了,叫次声波 |
C.超声波一般人听不到,原因是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超过 340 m/s |
D.超声波声音太强,所以人听不见 |
12.
小明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在另一端的小强敲击一下铁管,则( )
A.小明只能听到一次响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
B.小明能听到两次响声,依次是由铁管和空气传来的 |
C.小明能听到两次响声,依次是由空气和铁管传来的![]() |
D.小明能听到无数次响声,声波在铁管内被管壁无数次反射 |
13.
美国贝尔通讯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信用卡只能对它们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每次你要刷卡的时候都需要对着信用卡说上两句话,只有声音与事先录制的用户声音相吻合才能够顺利刷卡。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 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
C.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 D.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
1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
D.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声速将变小 |
1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
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
2.填空题- (共4题)
17.
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鼓膜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然后通过[___ ]__ 传到内耳,刺激[__ ]___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___ ]___ 传导到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为了保护耳和听觉,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的用耳习惯:
①感冒引起鼻咽部炎症时,要及时就医,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________ 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②不要经常套耳塞听高分贝的音乐,因为长期如此最有可能损伤________ ,使听力减退。

(1)鼓膜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然后通过[
(2)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听力下降十分严重,为了保护耳和听觉,我们需要养成科学的用耳习惯:
①感冒引起鼻咽部炎症时,要及时就医,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
②不要经常套耳塞听高分贝的音乐,因为长期如此最有可能损伤
18.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 .
(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 .(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
(3)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 .

(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
(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
(3)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
19.
中小学艺术节上,古筝演奏者倾情演奏了《女儿情》、《高山流水》等曲目赢得到一片掌声。
(1)演奏者用手指拨动琴弦时,声音是由于琴弦________产生。
(2)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演奏者的演出,这是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
(3)某同学坐在最前排还是不能看清演奏者,针对他平时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的眼睛问题,下面两个示意图中正确的矫正方法是________。
(1)演奏者用手指拨动琴弦时,声音是由于琴弦________产生。
(2)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演奏者的演出,这是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
(3)某同学坐在最前排还是不能看清演奏者,针对他平时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的眼睛问题,下面两个示意图中正确的矫正方法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