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中小学艺术节上,古筝演奏者倾情演奏了《女儿情》、《高山流水》等曲目赢得到一片掌声。
(1)演奏者用手指拨动琴弦时,声音是由于琴弦________产生。
(2)观众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演奏者的演出,这是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
(3)某同学坐在最前排还是不能看清演奏者,针对他平时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的眼睛问题,下面两个示意图中正确的矫正方法是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05-29 04:21: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所示,往8个相同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用同样大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i”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最右边发出的是_______(填“1”或“i”)音。透过玻璃瓶看到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决定的。
同类题2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A.
扬声器发声时,泡沫粒跳动
B.
音叉发生时溅起水花
C.
抽出空气铃声减弱
D.
大钟发生时球被弹起
同类题3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
C.在海洋上用声纳搜寻失踪的马航是利用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和声音反射原理;
D.电影院墙面加工得不太平整光滑是为了减少回声.
同类题4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班级的科学探究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花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一摇烧瓶,听到瓶内小铃铛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1)以上两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__表明发声物体在振动。
(2)另一个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
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