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29 04:20: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同类题2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_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
同类题3
小李同学上学坐车时常常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晕车、晕船病,这是因为
。
同类题4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同类题5
下列对描述声现象的成语、俗语解释错误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波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