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1.
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
C.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它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
2.
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俯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15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小于19毫升 | B.等于19毫升 |
C.大于19毫升 | D.无法判断 |
4.
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14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A.60℃ | B.65℃ |
C.50℃ | D.40℃ |
5.
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A.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
B.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次也可能正确 |
C.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
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
6.
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 |
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
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 ![]() |
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 |
8.
把铜线密绕在铅笔上测铜线的直径时,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线重绕,并放在直尺的不同部位读数,可是三次的测量结果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A.由于绕线的松紧不同 ![]() | B.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
C.由于铜线的粗细不同 ![]() | D.以上原因都可能 |
9.
两支内径相同,玻璃泡容积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 |
B.玻璃泡容积小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但示数相同 |
C.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且示数也高 |
D.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低,且示数要低点 |
10.
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凡提,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阿凡提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这则故事说明了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 | B.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
C.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 D.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
12.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μm=2.5μm×106m | B.2.5μm=2.5×10-5dm |
C.2.5μm=2.5×106cm | D.2.5μm=2.5×109m |
13.
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
C.课桌长4推,约2.8m(推: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
14.
分析以下实验:①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4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40;②托里拆利为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用水银代替水进行实验;③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实验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
A.①与② | B.②与③ | C.①与③ | D.全部不相同 |
16.
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
17.
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表):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
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蛋壳与蛋的距离 (cm) | 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颗数) | 被吃掉的比率 (%) |
15 | 63 | 87 | 42 |
100 | 48 | 102 | 32 |
200 | 32 | 118 | 21 |
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A.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 |
B.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 |
C.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
D.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吃掉的机会越大 |
18.
人类认识自然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
A.时间单位 | B.质量单位 | C.长度单位 | D.温度单位 |
2.填空题- (共8题)
20.
(1)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合作与交流 ②制订计划 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____________
(2)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________,“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④③⑤⑥②① | B.②④③⑥⑤① |
C.④③②⑥⑤① | D.④③①⑤②⑥ |
21.
在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__,用来取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__,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 常用来搅拌的是__。
① 烧杯 ② 滴管 ③ 玻璃棒 ④ 酒精灯 ⑤ 药匙 ⑥ 试管
① 烧杯 ② 滴管 ③ 玻璃棒 ④ 酒精灯 ⑤ 药匙 ⑥ 试管
22.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计的温度为_________
(2)小球的直径是_________
(3)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

(1)温度计的温度为_________
(2)小球的直径是_________
(3)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
23.
某些说英语的国家,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除使用摄氏度温标外还沿用另一种温标——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的单位写作°F。细心的小川从天气预报中记录了在相同的温度时,两种不同的温标下的数值,整理如下表。
(1)请你将表中未填好的数值是________
(2)某日小明从伦敦起飞时温度为77°F,回到北京温度为22℃,两地温差为_______℃。
t(℃) | -5 | 0 | 5 | 10 | 15 | 20 | 25 |
T(°F) | 23 | 32 | 41 | 50 | 59 | | 77 |
(1)请你将表中未填好的数值是________
(2)某日小明从伦敦起飞时温度为77°F,回到北京温度为22℃,两地温差为_______℃。
24.
填上合适的数字或单位:
(1)某同学身高17.0_________
(2)我们正在喝的温开水的温度为45______
(3)一个量筒的测量范围为0~100______
(4)一片药片的质量约为480________
(1)某同学身高17.0_________
(2)我们正在喝的温开水的温度为45______
(3)一个量筒的测量范围为0~100______
(4)一片药片的质量约为480________
25.
下面是几种观察实例:
①某学生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②医院的化验员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③在科学实验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④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⑤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间接观察的是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是_____。
①某学生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②医院的化验员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③在科学实验中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④用体温计测量体温;⑤用耳朵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间接观察的是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是_____。
26.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直径为d,瓶口朝上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酒瓶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高度为l2,则可得出瓶的容积V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