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2.
小明设计了一个关于斑鸠的实验,实验分三个组:
(1)全为雌斑鸠,单独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2)雌斑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3)雌班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
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1)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2)组的雌斑鸠,从第6, 7和8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3)组中,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初步认为( )
(1)全为雌斑鸠,单独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2)雌斑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不提供筑窝材料:
(3)雌班鸠与雄斑鸠配对饲养,提供筑窝材料。
然后给各实验组每只雌斑鸠一窝卵,检查它们的孵窝情况。结果发现:第(1)组的雌斑鸠没有一只孵卵;第(2)组的雌斑鸠,从第6, 7和8天,孵卵的雌性斑鸠比例越来越高,但不是所有的雌斑鸠都孵卵;第(3)组中,第8天,所有的雌斑鸠都开始孵卵。基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初步认为( )
A.雄性配偶能够引起雌斑鸠的全部孵卵行为 |
B.筑窝材料是引起雌斑鸠孵卵行为的前提条件 |
C.雄性配偶和筑窝材料都是影响雌斑鸠孵卵的因素 |
D.实验设计不合理,不能得出任何结论 |
4.
开学了,七年级的新生小明漫步在校园,脑子里涌出很多有趣的问题①学校占地面积多大?②树上的知了是怎么发出声音的?③新的班主任是否严厉?④学校今年中考的重点率是多少?其中,属于科学问题的是哪些( )
A.②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5.
下列几种测量方法:①为了测1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②为了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先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然后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③为了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先用天平称出5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和①方法同类的有( )
A.只有② |
B.只有③ |
C.②和③都是 |
D.都不是 |
6.
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 )
水温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 | 28秒 | 12秒 | 6秒 | 4秒 | 12秒 | 17秒 |
由表中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 )
A.80℃ | B.60℃ | C.50℃ | D.30℃ |
7.
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是圆柱体的周长 |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
D.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
8.
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41℃,60℃ | B.21℃,40℃ | C.35℃,56℃ | D.35℃,36℃ |
9.
妈妈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 38. 4℃,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吃药后 1 小时再测量他的体温,下列可能出现的测量结果是( )
A.37.1 ℃ | B.38. 8℃ | C.38.3℃ | D.38.0℃ |
10.
用“排液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中装有“适量”的水,关于对“适量”的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放入小石块后,总体积不能让水从量筒里溢出且浸没小石块 |
B.越多越好 |
C.放入小石块后,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且浸没小石块 |
D.越少越好 |
11.
对需要进行测量的待测量,进行预估是一项十分有用的技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A.我们所用课桌高度约为0.8米 |
B.盒装牛奶的体积约为250毫升 |
C.我们上课教室内空气的体积为10立方米 |
D.今年夏天浙江省最高气温接近40℃ |
12.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5厘米=15厘米×0.01米=0.15米 |
B.1.6千克=1.6×1000克=1600克 |
C.5分钟=5×60=300秒 |
D.0.3米3=0.3米3×106=3.0×105毫升 |
14.
量筒为什么要做的细长?( )
A.实验的时候细长的量筒便于操作 |
B.细长的量筒可以做出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定性 |
C.细长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隙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
D.矮的量筒中盛的液体比较多,需要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于读数 |
15.
在科学实验操作中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下列哪一选项是防止损坏仪器设备的( )
A.在读量筒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 |
B.使用天平应该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 |
C.使用胶头滴管时不能将滴管伸入容器之内 |
D.使用显微镜时,镜筒下降时眼晴要观察物镜 |
16.
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2.12cm、2.13cm、2.13 cm、2.44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12 cm |
B.2.127 cm |
C.2.13 cm |
D.2.21 cm |
2.填空题- (共7题)
20.
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①用体温表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_____。
21.
请给以下测量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间教室高度约 300______,一位七年级学生体积 约为 40________,空气污染物之一是空气中漂浮的微小颗粒 PM2.5,其直径约是 2.5_______。
一间教室高度约 300______,一位七年级学生体积 约为 40________,空气污染物之一是空气中漂浮的微小颗粒 PM2.5,其直径约是 2.5_______。
22.
(1)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若一个原子的直径为10-10米,把_____个原子一个挨一个地排列,长度是十纳米。
(2)如图,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

(3)哈尔滨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冬天的温度经常达到-20℃左右,当地某居民在秋冬两季看到温度计上某两次的示数如图甲、乙,其中图乙的读数是_____。
(2)如图,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

(3)哈尔滨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冬天的温度经常达到-20℃左右,当地某居民在秋冬两季看到温度计上某两次的示数如图甲、乙,其中图乙的读数是_____。
24.
测量时,由于测量人的原因会造成错误或误差,请分析以下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在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
(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亳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
(1)在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
(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亳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
25.
图甲是一支体温计的示意图,它是利用_____的性质制成的,分度值为0.1℃,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由于液柱太细难以准确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如图乙所示,a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_____方向观察(选填“A”、“B”或“C”)。流感期间的一天清晨,量出小明同学的体温如图甲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____℃,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丙所示,则测量的结果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