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0题)
4.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往东看,那是新建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宽阔的街道。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庄稼一片接一片,在很远的地方与蓝天连在一起。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到处是茂盛的果树。果园旁边有一排平房,那就是我们的学校。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大铁桥像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河上。河面上的船你来我往,十分繁忙。
5.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孙策有“小霸王”之称,他以弟弟孙权为质,向袁术借来兵马以图大业。渡江途中,遇见太史慈,太史慈表示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第15回) |
B.蒋干自告奋勇前往江东说降。周瑜大会群英,并故做狂态,佯醉泄露“机密”,诱使蒋干偷了假密信,致使曹操中计,除掉两位水军都督。(第45回) |
C.关羽想入川与马超比试高低。诸葛亮写信给关羽,说马超比不了美髯公的绝伦超群,还指出守荆州的重要性,打消了关羽入川比试的念头。(第65回) |
D.孙权起五路大军,大举伐蜀。诸葛亮安居相府,只令“五虎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各自领兵迎敌,很快就平定了五路大军。(第85回) |
E.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诸葛亮嘱咐他“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但马谡执意屯军山上。司马懿指挥大军围山,断水,放火。蜀军大乱,街亭失守。(第95回) |
6.
孔子对从政的基本态度是:政治清明时,应积极贡献心力;若执政者失道,则暂时退出权力结构。下列《论语》文句,表现这种态度的一项是( )
A.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B.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
C.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D.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8.
对以下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A.孔子诲人不倦 | B.孔子从谏如流 |
C.子路当仁不让 | D.子路学而不厌 |
10.
下列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强调要举一反三,说明他重视启发教育。 |
B.“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孔鲤接受“庭训”,说明母亲育我辛劳,要施行孝悌。 |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主张推恩,这有助于实现人和。 |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主张教化百姓,目的是使百姓依礼而行。 |
2.名著阅读- (共8题)
11.
简答题。(任选一题)
⑴云长曰:“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曰:“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孔明曰:“剑印在此,违令者斩!”玄德曰:“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二弟不可违令。”(《三国演义》第39回)
孔明坐守的县城是何处?他是如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请简述。
⑵歆曰:“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丕从之。(《三国演义》第79回)
曹丕如何“以才试之”?结果怎样?请简述。
⑴云长曰:“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曰:“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孔明曰:“剑印在此,违令者斩!”玄德曰:“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二弟不可违令。”(《三国演义》第39回)
孔明坐守的县城是何处?他是如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请简述。
⑵歆曰:“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丕从之。(《三国演义》第79回)
曹丕如何“以才试之”?结果怎样?请简述。
12.
以下选段中划线处的两种说法,其本质上相通,但又有所区别。请问:这两种说法区别在哪里?
①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②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答:
①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②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答:
13.
在下面语境中,“君子”和“小人”是指地位意义上的君子、小人,还是指道德人格意义上的君子、小人?“道”是指仁义之道,还是指礼乐教化之道?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答: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答:
14.
概括题(4分,各1分)
《论语》《孟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其中大量的语言已转化成今天的成语。请从以下选段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
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⑵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
⑶孟子曰:“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
⑷孟子曰:“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论语》《孟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其中大量的语言已转化成今天的成语。请从以下选段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
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⑵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
⑶孟子曰:“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
⑷孟子曰:“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17.
对以下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A.齐宣王对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举动提出质疑,认为那是以下犯上。 |
B.孟子认为桀、纣都是独夫,流放或讨伐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
C.孟子认为君臣要各守其道,如果君不像君,便不能责怪臣不像臣。 |
D.孟子严厉警告齐宣王,如果他敢贼仁贼义,就要被流放或被讨伐。 |
18.
(题文)以下选段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哪两种重要思想(原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答: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答:
3.材料作文- (共1题)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有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设置的,不是一条通道,而是一堵墙;
有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设置的,不是一堵墙,而是一条通道。
你认为呢?请根据你理解、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有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设置的,不是一条通道,而是一堵墙;
有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设置的,不是一堵墙,而是一条通道。
你认为呢?请根据你理解、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语言表达- (共7题)
20.
写出下列各短语的名称(并列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介宾短语)。(4分)
①基本国情 ②语文数学 ③阅读经典 ④朝这个目标
⑤工具性与人文性 ⑥创造奇迹 ⑦肝胆相照 ⑧刻苦学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①基本国情 ②语文数学 ③阅读经典 ④朝这个目标
⑤工具性与人文性 ⑥创造奇迹 ⑦肝胆相照 ⑧刻苦学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1.
分别写出下列划横线的词语的词性。(4分)
⑴议论文是以①逻辑为基石②、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③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④两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
①以 ②基石 ③说服 ④或者 ⑤两
⑵思想是美丽①的,思想成就了我们②人类的③伟大。
①美丽 ②我们 ③的
⑴议论文是以①逻辑为基石②、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③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④两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
①以 ②基石 ③说服 ④或者 ⑤两
⑵思想是美丽①的,思想成就了我们②人类的③伟大。
①美丽 ②我们 ③的
22.
参照以下示例,用符号划分下列句子成分。(4分)
示例: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① 不少同学的作文在慵懒中讲着习惯性的套话。
② 先圣用忧郁沉涩的目光将 “爱” 字写得那么沉重。
示例: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① 不少同学的作文在慵懒中讲着习惯性的套话。
② 先圣用忧郁沉涩的目光将 “爱” 字写得那么沉重。
23.
把下面画线部分改成表示否定的排比句。(3分)
语文课堂离不开朗读。朗读,才能体会到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
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做到“目、口、耳、心”四到,才能实现目观、
口诵、耳闻、心通的最佳效果。
语文课堂离不开朗读。朗读,才能体会到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
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做到“目、口、耳、心”四到,才能实现目观、
口诵、耳闻、心通的最佳效果。
2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8分)
①罗马的伟大,在于每一个朝代都有格局完整的遗留,②每一项遗留都有 昂扬的姿态,③每一个姿态都经过艺术巨匠的设计,④ 都构成了前后左右的 ,⑤每一种和谐都把时间和空间安详对视,⑥每一回对视都让其他城市 ,知趣避过。
【小题1】第②处要补上一个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小题2】请在第④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文字,使上下文衔接合理。(2分)
答:
【小题3】请在第⑥处补写一个四字短语。(2分)
答:
【小题4】以上文字有一处有语病,请指出序号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序号: 修改意见:
①罗马的伟大,在于每一个朝代都有格局完整的遗留,②每一项遗留都有 昂扬的姿态,③每一个姿态都经过艺术巨匠的设计,④ 都构成了前后左右的 ,⑤每一种和谐都把时间和空间安详对视,⑥每一回对视都让其他城市 ,知趣避过。
【小题1】第②处要补上一个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气概 | B.气势 | C.意气 | D.义气 |
答:
【小题3】请在第⑥处补写一个四字短语。(2分)
答:
【小题4】以上文字有一处有语病,请指出序号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序号: 修改意见:
25.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第②句在末尾)。(只填序号)(3分)
①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②收获更多的美丽。
③“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④但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壁垒,
⑤即使给你整个世界,
⑥一个人只有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胸怀,
⑦才能比别人看到更多更精彩的事物,
答:
①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②收获更多的美丽。
③“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④但如果不能打碎心中的壁垒,
⑤即使给你整个世界,
⑥一个人只有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胸怀,
⑦才能比别人看到更多更精彩的事物,
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0道)
名著阅读:(8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