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包公审驴

一天,刘五牵着驴驮了木炭到小市镇上,他把驴拴在市镇门口外的树上,自己背了一袋木炭去卖。等卖完木炭回来,他大吃一惊。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刘五想: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他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刘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他想了想,把这头瘦驴牵去告官,可是不知道被告该是谁,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

包公来到公堂,开始审理案件。轮到刘五时,他把瘦驴牵上公堂,道:“包大人在上,这畜牲不知来自何方,竟敢冒名顶替!”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三通鼓罢,包公升堂,他命令衙役们立即把驴牵来。这驴的嘴已陷下去了,脑袋耷拉着,看上去怪可怜的。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

“是!”衙役们齐声答道,纷纷拿起板子痛打驴子。

十下,二十下,三十下,足足打了四十下,打得驴子又蹦又跳,放声大叫。末了,包公下令道: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这头瘦驴三天没吃没喝,又挨了四十大板,受够了惊吓。于是飞奔出了公堂,跑得那个快啊,一下子就不见了。

包公随即命令一个差役和刘五一起跟踪前去,看个究竟。

刘五便和差役去了,跟他们一起去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看热闹的人。他们走了整整十五里路,看到那头驴跑进了某田庄的一户人家,人们跟着走了进去。当然,他们在那里找到了刘五被偷走的那头好驴,也捉住了狡猾的小偷。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三句话运用了(______)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填序号)
①语言描写 ②环境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神态描写 ⑤外貌描写
【小题2】包公“审驴”的做法是:关驴→(________)→(________),从他的做法中,我们了解到包公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小题3】包公为什么下令“现在把它(瘦驴)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除了包公使用了计谋,还有谁也使用了计谋,你是怎样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8 08:4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早晨,一个伐木工人照常去森林里伐木.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重重地压在他的右腿上.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此时,他知道,自己首先要做的是保持清醒.他试图把腿抽出来,可办不到.于是,他拿起手边的斧子狠命地朝树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断了.他又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是,他很快发现:倒下的松树呈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电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别无他路.他狠了狠心,拿起电锯,对准自己的右腿,自行截肢┅┅
伐木工人把腿简单地包扎了一下,决定爬回去.一路上,他忍着剧痛,一寸一寸地爬,一次次地昏迷过去,又一次次地苏醒过来,此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回去! 最后,他终于爬到村边,并最终获救了。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小题1】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 )时,树干反(    )重重(    )( )地压在他的右腿上。
【小题2】 “倒、弹、重”这三个字另外的读音分别可以组词       
【小题3】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人物是   ,起因是
【小题4】用几个小标题写出“当悲剧发生时,他是如何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你喜欢小动物吗?如果你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会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内阅读
25日拂晓,八路军115师进入平型关东北公路右侧山地埋伏,在小寨村至老爷庙一带布下了一个 “口袋阵”。
大约早上8点,远处传来汽车声。不一会儿,插着太阳旗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后面跟着牛车、马车,连成一串,向我军埋伏地段开来。千余名敌军乘车,还有少数骑兵护送。雨后道路泥泞(nìng),车行缓慢,十分拥挤。待敌人完全进入伏击圈后,伏击部队首先炸毁了敌人队列前面的汽车,击毁了走在后面的车辆,将“口袋”两头封死,然后居高临下,向敌人猛烈开火。敌人顿时乱作一团,人、马、车辆拥挤在一段约五六千米的沟底的土路上。一阵猛烈的射击和手榴弹投掷(zhì)后,我军指战员们高声呼喊着,像山洪暴发般地向山下敌群冲去。
日军迅速从惊慌失措中镇定下来。一个举着军刀的指挥官拼命嘶(sī)喊着,指挥士兵抢占制高点。我军指挥员立即下达命令:一个制高点也不准被日军占领。
此时,我伏击部队一部分在公路上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另一部分迅速越过公路,抢占了对面山脊上老爷庙的制高点,形成了对日军的分割包围,把日军压制在山沟里。
激战中,日军的汽车、大炮等优势装备,无法发挥作战效(xiào)能;而我军的步枪、刺刀、手榴弹却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把敌人杀得尸横遍野,人仰马翻。
685团3营的两个连队,冲上公路后伤亡已经很大,但指战员们依然顽强地与敌人拼杀,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枪托坏了就和敌人抱成一团扭打。
中午11点左右,激战才结束。
【小题1】词语解释
(1)层峦叠嶂:     
(2)沟谷深邃:     
【小题2】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说说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有哪些重要意义?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以手掩面:____________
契机:_____________
【小题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____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____
【小题3】请写一写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