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包公审驴

一天,刘五牵着驴驮了木炭到小市镇上,他把驴拴在市镇门口外的树上,自己背了一袋木炭去卖。等卖完木炭回来,他大吃一惊。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刘五想: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他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找,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刘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他想了想,把这头瘦驴牵去告官,可是不知道被告该是谁,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

包公来到公堂,开始审理案件。轮到刘五时,他把瘦驴牵上公堂,道:“包大人在上,这畜牲不知来自何方,竟敢冒名顶替!”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

三通鼓罢,包公升堂,他命令衙役们立即把驴牵来。这驴的嘴已陷下去了,脑袋耷拉着,看上去怪可怜的。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

“是!”衙役们齐声答道,纷纷拿起板子痛打驴子。

十下,二十下,三十下,足足打了四十下,打得驴子又蹦又跳,放声大叫。末了,包公下令道:

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这头瘦驴三天没吃没喝,又挨了四十大板,受够了惊吓。于是飞奔出了公堂,跑得那个快啊,一下子就不见了。

包公随即命令一个差役和刘五一起跟踪前去,看个究竟。

刘五便和差役去了,跟他们一起去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看热闹的人。他们走了整整十五里路,看到那头驴跑进了某田庄的一户人家,人们跟着走了进去。当然,他们在那里找到了刘五被偷走的那头好驴,也捉住了狡猾的小偷。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三句话运用了(______)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填序号)
①语言描写 ②环境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神态描写 ⑤外貌描写
【小题2】包公“审驴”的做法是:关驴→(________)→(________),从他的做法中,我们了解到包公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小题3】包公为什么下令“现在把它(瘦驴)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除了包公使用了计谋,还有谁也使用了计谋,你是怎样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4-08 08:4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理解
伞 的 故 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问:“要有把伞就好了。娘,咱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  买  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目的说:“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小题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很久-(   )困难-(  )落后-(  )
【小题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小题3】这篇短文主要讲
【小题4】“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原因是
【小题5】“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这句话标明“我”
【小题6】用横线划出写我迫切需要伞和得到伞后激动心情的句子

同类题2

课内阅读。
秀才总想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整日苦(  )苦(  ),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后来竟胡思乱想起来。一天,他看见院子当中长着棵根深叶茂的槐树,若有所悟: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难的“困”字吗?心想,噢!我贫穷的根源在这儿呀。于是命令他大儿子,快快将那棵槐树砍掉。儿子听说父亲叫自己砍树,忙问原因,秀才便把自己所想的告诉了儿子。
儿子听后哭笑不得,看着那又粗又大、(  )深(  )茂的槐树,实在不忍心下手,但又找不到说服父亲的理由,只好从命。可是当他刚刚举起斧头砍树的时候,忽然(  )生(  )计,想出了一个理由来。他放下斧头对父亲说:“爹,砍了这棵树很容易,可是只怕砍掉树后,会有更加不吉利的兆头。”父亲忙问:“有什么不吉利的兆头,你说说看?”大儿子学着父亲的样子慢(  )斯(  )地说:“把树砍了,咱们人还住在里面,那不又成了囚犯的‘囚’字了吗?我看,咱们宁愿清贫一些,也不能做囚犯呀!”秀才一听,忽地睁大了眼睛,悻悻地走开了。
【小题1】照样子,写词语。
四四方方(AABB式)  
又粗又大(ABAC式)  
【小题2】在文中括号里补充词语。
【小题3】秀才总想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想出了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儿子听后,是怎么说的?用“  ”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