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短文品析
一只狼
一天傍晚,有个卖肉的回家去,他背了个肉钩子,钩子上挂着两块卖剩的肉。半路上,一只狼从后面追来了。
眼看就要被追上了,卖肉的连忙拿了一块肉扔在路上,希望狼吃了肉,不再追。卖肉的赶快向前跑。可是狼吃完肉,又追了上来。
卖肉的只剩下一块肉了。怎么办呢?恰好路旁有一棵大树,卖肉的赶快爬到树上,把肉钩子挂在树上。树下的那块肉在钩子上摇晃着。
狼来到树底下,看见有块肉在树上摇晃。它就张大了嘴,猛然向上一跳,去吃钩子上的肉。它像上了钩的鱼一样,一下子被肉钩子钩住,挂在树枝上。
【小题1】给带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好    ①正巧,刚刚( ) ②合适、恰当(    )
然    ①气势壮,力量大( )  ②忽然、突然(    )
【小题2】“它像上了钩的鱼一样,一下子被肉钩子钩住,挂在树枝上。”
(1)这句话是把 比作    
(2)这句话中   的“钩”是表示事物的名称;  的“钩”是表示动作。
【小题3】读第四自然段,做题。
(1)这一段有 句话。
(2)第一句话写狼看见 ;第二句话写     ;第三句话写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03 12:34: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快乐阅读。
钻木取火
远古时代是没有火的。到了夜晚,人们就生活在黑暗中,吃的当然是生的。
一天夜里,一个年轻人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伏羲告诉他,一直往北走,有一个叫燧明国的地方,那里有火种。年轻人醒来后,就向北方走去。他翻过高山,穿越森林,游过河流,跳过沟涧,向北走了很远很远。
终于有一天,他来到了燧明国。这里有一棵奇大无比的树。他看见有无数只长着短而硬嘴巴的鸟,正在不停地啄一棵燧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烂夺目的火花迸发出来。
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立刻折下几根燧枝,互相敲击,树枝上果然闪出了火花!他又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终于,树枝上(    )烟了,接着,(    )起了火花,年轻人激动得(    )下了眼泪。
从那以后,这位年轻人四处游走,向人们传授钻木取火的方法。
自此以后,人类就有了火。火把五谷煮熟,把野味烤熟。冬天。人们用它取暖;黑夜,人们用它照明。人们还用火来冶炼矿石,打造工具和武器。火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人类迈向文明。
人们被年轻人的勇气、智慧和无私所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氏”,即取火者的意思。
【小题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小题2】用“横线②”画出描写钻木取火的方法的句子。
【小题3】人类有了火,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横线①”画出来。
【小题4】你觉得燧人氏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快速阅读,回答问题。

长城在我心中

我的遐思,追寻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青青牧草,大兴安岭茫茫的林海雪原;追寻过鄂尔多斯的千里戈壁,塔克拉玛干的万里沙海;还追寻过那远古的黄河故道,逶迤的长江堤岸……然而,最使我心潮澎湃的是那绵延在群山之巅、横贯黄河南北的长城,我魂牵梦绕的长城!

在孩提时代,图画中长城那巨龙般的雄姿,就曾给我的梦幻抹上几笔神奇瑰丽的色彩。城墙下有野花的芳馨、小鸟的欢歌;城墙衬着蓝天,绕着白云。那真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这就是祖国的象征吗?”那时候,我极想知道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爸爸总是对我说:“去长城吧,站在长城上你就会知道了!”在懵懂的童年,长城唤起了我对我们民族、我们祖先、我们伟大祖国河山的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

后来登上长城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为了纪念首登长城激奋感慨的一刻,我拍了一张照片,珍藏至今。照片上,一个少年正在攀登一段极为陡峭的长城,仰起的脸红扑扑的,汗涔涔的,露出几分豪情,也透着几分稚气。我珍爱它,不仅因为它赢得了同伴羡慕的眼光,更因为它记载着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是的,多么难忘啊,我体会到了父亲那句话的含意,而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我猜想,这地球上最长、最坚固、最浑厚的灰墙里,一定包蕴着什么——它似乎有些神秘,有些幽深,看上去虚幻无形,但我确实地感到它的存在了,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

我站立在宽阔的长城上,极目远望: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城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横卧在华夏大地的灰色巨龙,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千百年屹立于此的长城啊,你是生命的记录,历史的见证!塞外强悍的风呼啸着,仿佛倾诉着长城的经历。在长城上,我拼命寻觅着古战场的遗迹,希冀勾画出一幅幅长城内外悲壮的历史画面。在这长城的历史画卷中,不乏反抗暴君的勇士,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啊,长城!伟大的长城!你永远在我心中!

阅读链接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

长城自建成以来发生过许多场战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战争,抗击匈奴的名将层出不穷,卫青、霍去病、李广……还有明朝抗击瓦剌和鞑靼的战争,明朝后期和满清作战的战争;离我们最近的就是自1933年开始的抗击日本的长城保卫战。

【小题1】读句子,写出主要意思。
(1)在孩提时代,图画中长城那巨龙般的雄姿,就曾给我的梦幻抹上几笔神奇瑰丽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猜想,这地球上最长、最坚固、最浑厚的灰墙里,一定包蕴着什么——它似乎有些神秘,有些幽深,看上去虚幻无形,但我确实地感到它的存在了,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长城上,我拼命寻觅着古战场的遗迹,希冀勾画出一幅幅长城内外悲壮的历史画面。在这长城的历史画卷中,不乏反抗暴君的勇士,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提示列出文章的提纲。
题目:长城在我心中
开头:_________________(第1自然段)
中间:(1)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 )
(2)____________________(第3、4自然段 )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自然段)
【小题3】根据“阅读链接”的补充阅读,请你将下面的句子改写具体,并尝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
在长城上,我拼命寻觅着古战场的遗迹,希冀勾画出一幅幅长城内外悲壮的历史画面。在这长城的历史画卷中,不乏反抗暴君的勇士,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在长城上,我拼命寻觅着古战场的遗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长城的历史画卷中,不乏反抗暴君的勇士,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快乐阅读。
春联的由来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才推动了春联的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做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上。
【小题1】春联又名________,种类有________。
【小题2】春节贴春联起源于________代,________代盛行,到了________代有了提高和发展。
【小题3】请你为自己的书房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有一个好习惯》
“我有一个好习惯”我正在写个人小节,妈妈见了,说:“你呀,有什么好习惯,光知道玩。”我心里连声叫冤:妈妈呀妈妈,您难道不知道我的好习惯是爱动脑筋吗?您忘了上一次的事了吗?
那回,我的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思考题,这道题可真够难的,但不一会儿,班上的两个“尖子生”便做出来了。老师看了他们做的题,笑而不语。我还在埋头苦思,想了大半天也想不出来。半堂课过去了,老师开始让打架讨论。两个“尖子生”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老师却没有表态。这时我想出来了,在老师的鼓励下站起来说:“我认为,他们都错了!„„”同学们大吃一惊,开始议论起来,而两个尖子生也怀疑的望着我。老师一边挥了挥手,让大家安静,一边又用目光示意我继续说下去。我迟疑了一下,接着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同学们都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对大家说:“胡晓江同学说的很对!”听了老师的表扬,我得意极了。
这件事告诉过您,怎么忘了?那您还记得设计自动门的事吗?
那一回,楼房里闹老鼠,我们家厨房里也出现过老鼠,一忘记关厨房门老鼠就要进来。你们都发急了。我动了脑筋,在门上按上皮筋,你进去它关上,你出来它也关上,多妙啊!像这类事情还多着呢!还有一回,学校的水池的下水管不通了,水池子挤满了水。我又开动脑筋,用皮管抽水,很快就把水池的水排出了。
想到了这件事,我便对妈妈说:“妈妈,我的好习惯是——”“是啊,爱动脑筋。”妈妈笑着接过我的话说。啊,原来妈妈没忘记我有一个多么好的习惯!
【小题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
①各执己见: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争论不休: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多处运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把它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