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欣赏。
“读”书
我是以轮椅代步的残疾()人,妻双目失明——我们可以优势互补,不是吗?而且因为有书,互相支撑着在爱的空间里生活,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
妻常常下班回到家,就累得()倒在床。每当这时,我就会翻开她所喜欢的书读上一段,让她身心得到放松。她总喜欢对我说:“一听到你念书,就不觉得累了。”吃饭的时候,我总比妻要先吃完,在一旁,让妻就着饭菜听到书。妻称,这是一道最美的菜();她又戏():“你要是长着两张嘴就好了,一张吃饭,一张念书。”待妻洗碗,我照样在一旁念书。而晚上睡觉前,妻为我做按摩的时候,我更会让静静的小屋里响起阵阵读书声。妻常心疼我,让我读书时间不要太长,我则称自己实在有“读”书的()好,不念受不了。妻常和朋友们谈起我的“读”书癖,令人家艳羡不已。
我与妻共有藏书2000册之多。一次,妻摸着书柜中码放整齐的一册册书,不无感慨地说:“这么多书,什么时候才能念完呀!”我坦然地接口:“我们可以读一辈子呀,一直到老,到死……”会这样的。  
“读”书,让我们沟通,让我们充实。读书,让我生出了健壮的双腿,让妻子心中升起了光明!
(1)利用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戏谑——
艳羡——
坦然——
(3)短文的两位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
 
(4)题目《“读”书》双引号的作用是 ,这里的“读”书表示   

(5)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11 01:4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服输的赖宁 

赖宁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他学习英雄,注意磨练自己,逐渐养成了永不服输的性格。  

他跟杨斌比赛掰(bāi)手腕子,不料成了人家的手下败将,他发誓要战胜杨斌,决心练手劲。回到家,他找了20公斤重的铁桶,开始做提桶练习。他家住在四楼上,他天天提着重重的铁桶上上下下。那大铁桶与他膝盖一般高,沉甸甸地直往他腿上撞,但他咬紧牙关,把铁桶看成拦路石,坚持天天练。手酸疼了,他不怕,关节勒(lēi)红了,他也不怕。  

两个星期后,他们又“交战”,杨斌毫不在意,万万没想到,赖宁的手像一把老虎钳子,使他一败涂地。

赖宁和杜武同学是同桌,杜武总以为自己的地理学得好,就故意考赖宁地理知识,赖宁答不出来。杜武十分得意。当天下午,杜武又向赖宁提了好几个地理知识方面的问题,不料,赖宁却对答如流。杜武奇怪极了,问赖宁。赖宁说:“你逼我,我还不利用中午把地理书看一遍呀!说吧,还想考我什么?我正想练脑子呢。”

【小题1】根据意思,从本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不可收拾。(_____________)    
(2)回答问题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___________)
【小题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拼音后面画“√”。
盖( xī   qī ) 沉甸( diàn   diān )
【小题3】简要回答,短文写了赖宁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短文之后,你觉得赖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永生的眼睛》

我14岁那年,母亲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疾病夺去了生命。下午,一位警官来访,是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医生们为什么要把母亲的角膜给(gěi  jǐ)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
我痛苦万分,“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许多年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够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我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最珍贵的一课。
许多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1980年,父亲患了严重的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诉我,他死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哦,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的眼睛重见光明,并能像你的女儿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xǔ  yǔ)如生的马儿,那该多美妙啊!”温迪自幼酷爱画马,作品屡屡得奖。“哦,想想,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小温迪一样,将会多高兴啊!”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那你们将会多自豪!”

我把父亲的遗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拥抱着外公。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这一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照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哦?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想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啊!我死以后,也要学外公把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小题1】用“___”划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小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才华横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检阅台

微笑的力量

①一月的花想要开放,却失去了最后一丝微笑的勇气。

②记不得是从哪天起,我喜欢一个人靠在窗边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数着枝头的麻雀。直到某天,光秃的树干再也支撑不起一只鸟的重量,这一树枯叶的辞别,让我真正意识到冬的来临,而我,却是老样子——坐在最不起眼的位置,继续最不起眼的生活。像十一月的花,掩埋在冰冷的大地,从未开放,也从未鼓足勇气。

③这次考试的结果早在预料之中,我以特有的安静,等待班主任老师发卷。

④她每发一张卷子便会抬头微笑一下,这笑容像是一经触碰便收缩起来的含羞草,洁净而简单。

⑤突然心里有个念头,不知怎的,竟然期待起老师的笑容,那抹简单的笑容……

⑥她轻轻地念出我的名字,语气还是完全跟过去一样(   )的温柔,但却连头都不舍得抬。

⑦我嘴边勾起一个自嘲的笑。是的,我是差生。这是属于差生的笑容。

⑧我像冬天一样敏感,然而这只会让我自己变得更加寒冷。我趴在课桌上,任凭这寒风像刀割般肆虐,任凭这十一月的花在风中消逝。

⑨下课铃扯破喉咙,前边的同学,大笑,放声地笑。我低低埋下头,继续我那无助的倔强。

⑩突然,风停了,我抬起头来,是一双手轻轻替我关上了窗。

⑪她用我熟悉而陌生的温柔嗓音说:“天冷了,不要吹感冒了。”

⑫“这次你的成绩有所上升,别泄气,加油。”

⑬我又一次看到了老师的笑容,微微上翘的嘴角,仿佛盛满阳光。

⑭我的脸上又挂满了自信的微笑。

⑮我知道,微笑的力量,足以让一朵花在严冬盛放。

【小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而我,却是老样子——坐在最不起眼的位置,继续最不起眼的生活。(______)
【小题2】将第⑥段中画“ ”的语句换上意思相近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小题3】文中“十一月的花”实际上是指(  )
A.菊花B.微笑C.“我”这个差生
【小题4】第⑧段中画“ ”句子既指低的气温,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类文阅读。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   )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画家。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画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   )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抱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你的耳朵( )坏了,(    )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瞎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神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觉得眼睛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消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后来,耳聋的孩子,成为画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成为音乐家,(    )誉天下。

一天,画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个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    )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留下另一条道路。”


【小题1】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它们的另外的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短文的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入适当的关联词语。
【小题3】“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在短文中用“____”画出最有哲理的一句话。

用心背背

困难像弹簧,

看你强不强。

你强它就弱,

你弱它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