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北有鱼,其名为鲲_______
(2)海运则将于南冥_______
(3)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
(4)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
(5)视下也,亦若则已矣_______
(6)子非鱼,知鱼之乐_______
(7)子非鱼也_______
(8)汝知鱼乐_______
(9)请_______
(10)已知吾知之而问我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2-22 01:51: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古文,识动物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节选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苏轼《黠鼠赋》节选

(注)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其一坐于前__________
②有鼠__________  
③屠自后断其__________
而视之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语句。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小题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狼”和“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究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小题4】两文均提到了“黠”。(甲)文“狼亦黠矣”中屠户悟出狼“黠”在“前狼假寐”的目的是“_______”(用原句回答),但最终被屠户所杀,表达了作者对狼之黠的 ____ 。(乙)文中“异哉!是鼠之黠也。”中苏子悟出鼠之“黠”在“ 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最终得以逃脱,表达了作者重在推演故事的因果关系,揭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同类题2

古诗文阅读

(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观月记1(节选)张孝祥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1.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在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任上被免职,自桂林北上,途经洞庭湖,舟泊金沙堆,时当中秋,独登观月,作本文以记之。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
(1)无与为乐者 (_______)
(2)竹柏影也(_______)
(3)未尝身至其地(_______)
(4)以为金沙堆观月记(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
【小题3】(甲)(乙)两文均是写月色之佳作,广为后人传诵。皎洁月色之下,是诗人无尽绵延的思绪。请你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简要分析作者当时的心境。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颜见辞色。范仲淹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仲淹,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 (____________)
(3)正患无隙以之(_______) (4)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 众所嫉
B.古仁人心   正患无隙以规
C.不物喜     醒能述文者(《醉翁亭记》)
D.先天下之忧忧 余强饮三大白别(《湖心亭看雪》)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⑵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
【小题4】请联系甲乙两文分析概括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的目的。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境界?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注释)①除:封授。②可:同意。③迁官:晋升官爵。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也(______)
(2)以先帝遗德(______)
(3)后以称职闻(______)
(4)帝从其请(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光先帝遗德/天下事为己任
B.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普颜色自
C.帝嫌其人/天下缟
D.良久不/游人而禽鸟乐也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小题4】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明 日 复 奏 之 又 不 用
【小题5】(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两条建议?请简要概括。(乙)文从哪个方面体现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