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小题1】解释下列词语:
镇定:   
【小题2】在比喻句的后面打对号。
①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
②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
③萤火虫尾部的一粒发光的东西,好像是一盏小灯笼。(   )
④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好像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
【小题3】这段话通过军需处长冻死时的           三方面的描写,来突出他的 精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3-07 04:18: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最棒的玉米

(1)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在屋后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获得)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2)玉米地里,那个最大的、颗粒(饱和、饱满)的玉米高兴地说:“收获那天,老婆婆一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附近其他的玉米听了也都随声附(hé hè huǒ)地称赞着。

(3)收获那天到了,老婆婆拄着拐杖来摘玉米,她只是看了看那个最好的玉米,并没有把它摘走。“可能是老婆婆(眼色、眼神)不太好,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虽然有点失落,但还是自我安慰着。

(4)第二天,老婆婆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自以为很棒的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5)第三天,第四天,老婆婆没有来。这以后的好多好多天,老婆婆都没有来,玉米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miǎo miào)茫……

(6)直到一个漆黑的夜晚,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我对自己的估量太高了。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婆婆都不要我了。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本饱满的颗粒变得干(biě biǎn)坚硬。夜晚,我又要和风雨搏斗,眼看躯体就要腐烂,我真是自作自受啊!” 它很绝望,也很悲痛,它甚至想自行(liào  le  liǎo)断,在这个暴风骤雨的凄凉夜晚,永远地消失掉算了……

(7)不知不觉,一缕(柔和、温和)的阳光照在棒玉米的脸上,它抬起头来,睁开双眼,一下就看到了站在它面前的老婆婆。

(8)老婆婆也在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瞧着它 她自言自语道 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 拿它作种子明年的玉米一定比今年长得好呦 

(9)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不摘它的原因。

(10)正当它想着的时候,这个突获殊荣的棒玉米被老婆婆轻轻地摘了下来……   

(11)相信自己,但有时候也需要耐心和韧性。

【小题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小题2】用“×”把文件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A.
【小题3】给文中的第(8)自然段加标点
A.
【小题4】根据要求转换句式。
①老婆婆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的玉米。
改“把”字句:
改“被”字句:     
② 原本饱满而又排列整齐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
缩句:
③ 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我对自己的估量太高了。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婆婆都不要我了。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本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夜晚,我又要和风雨搏斗,眼看躯体就要腐烂,我真是自作自受啊!”
改转述句: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撒尿的孩子

在一本新到的《小螺号》上,我看到一张有趣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小男孩。他卷头发,翘鼻子,大眼睛,一脸调皮相。这是一座塑像,妈妈说是青铜铸造成的。这小男孩浑身光溜溜的,连条游泳裤都不穿,正在撒尿。刚一看到,我都替他害臊呢!可听了他的故事后,我立即非常尊敬他了。

妈妈说,他叫于廉,是比利时人。有一天晚上,小于廉睡得迷迷糊糊地起来小便,忽然他看见侵略军正在点导火索。导火索点着了,火苗索索地爬向炸药。炸药一响,城市就完了,全市的居民也要完了。怎么办?小于廉急中生智,对准导火索撒尿!导火索的火苗被尿浇灭了。就在这时,侵略军发现了于廉,把他杀害了。

为了 这位小英雄,比利时人民请雕塑大师为他铸造了一个铜像, 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城中。

妈妈说,于廉站在那儿已经有300多年了。在大雪纷飞的寒冬,人们怕他受冻,纷纷送衣服给他,各种各样的衣服都有:有国王的王服,有禁卫军的礼服,有工人劳动时穿的工作服,还有我们中国人民送给他的一套红缎子衣服呢!人们都知道他并不需要衣服,可还要送给他。

【小题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思念 纪念 挺立 屹立
为了______这位小英雄,比利时人民请雕塑大师为他铸造了一个铜像,______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城中。
【小题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________
【小题3】认真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人们知道于廉不需要衣服却还要送给他,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