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吃草莓
我家的阳台上种了几盆草莓。每盆中的草莓秧只有几棵,藤藤蔓蔓却长满了花盆。到了春末夏初的时候,一个个又大又红的果实挂在枝头。远远一望,就像一团团小小的火球,美丽极了。
草莓秧的每一根枝头上都有三片叶子,枝叶上面,布满了细细的茸毛。初春,草莓花就开在枝头中间。每朵花有五片白色的花瓣,花瓣中间有黄色的花蕊,看上去那么养眼、协调。走近它,便会闻到浓郁的花香。花瓣凋谢之后,花蕊就长成了一个绿色的小球,如豌豆般大小。渐渐地,小球变大,颜色由绿而黄。到了初夏,草莓果又大又红,形状如小桃子一般,上面狭小,中间和下面大而圆。成熟的草莓果表面凹凸不平,颜色红而发亮。如果咬上一口,就会看到白白的果肉,里面没有核,甜中带酸,味道美极了。
朋友,当草莓成熟时,欢迎你到我家来,我一定摘下最大最红的草莓请你品尝。
(1)给下面画横线的字注音。
( ) 品( ) 成( )
(2)从文中选择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①(花草的香气)浓重。( )
②看在眼里感到舒服。( )
③表面高低不平。(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草莓枝叶的特点是:上面布满( );草莓花的特点是:花瓣是( ),中间有( ),走近它能闻到( );草莓果的特点是:小时形如( ),成熟时如( );颜色由( )到( ),再到( )。
(4)你喜欢吃草莓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6 08:0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到外婆家。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小青蛙。心里不由得暗想:要能捉到一只玩玩,那该多有意思啊!

第二天,我在田沟里发现了另外一只小青蛙,就悄悄蹲下身子,蹑手蹑脚地挪动脚步,猛地朝前一扑,伸手一捉,就抓住了小青蛙的后脚。 我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体布满了深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发了脾气, 一鼓一鼓的。

回到家里,我用一根细绳拴住青蛙的后腿,把它放在装满清水的木盆里。青蛙一下水,就欢乐地游起来,看上去真像个“游泳健将”。

我正玩得高兴,舅舅回来了。他看我捉了青蛙,就说:“青蛙是益虫,快放了它吧!”我低头不语。舅舅又说:“你想想看,少一只青蛙,就有上万只害虫逃掉。损失多大呀!”

没等舅舅说完,     

【小题1】要是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比较恰当? 
小青蛙  “游泳健将” 青蛙是益虫  我和小青蛙
【小题2】用横线划出文中描写小青蛙外形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我最喜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跟青蛙玩得高兴时,舅舅教育了我。我听了他的话以后,我会怎样做呢?请你根据故事的发展,用一两句话把结尾补充完整,写在文章后面的横线上。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不服输的拜伦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从小跛足,体质虚弱。他刚进小学时,常常受同学欺侮。
一次,他在球场旁站着看别人打球。一个叫印司的顽皮同学故意拉他上场。拜伦一再推托,印司仍不放过他,而且还找来个竹篮子,强迫拜伦将一只脚放进去,“穿”着这只篮子一瘸一拐地绕场一周。在场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拜伦内心痛苦极了。事后,他想了很久:印司如此放肆地欺侮我,就是因为我软弱无力。我为什么不可以强( 壮 状 )起来呢?
从此,他开始刻苦锻( 练 炼 )身体,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打球、游泳、拳击、击剑等各种运动。不久,学校举行运动会,他报了拳击和游泳两个项目。
在拳击比赛中,他恰好和印司分在一组。笛声一响,两人激烈地争斗起来。
人们都以为拜伦注定要败在身强力壮的印司手下。谁知,经过一番较量,印司体力渐渐不支,拜伦( 毫 豪 )无倦意,越打越猛。只听“噗”的一声,印司被打翻在地。观众台上发出一片惊呼声。
拳击比赛刚刚结束,拜伦又参加了游泳比赛。他虽然脚跛,但动作十分有力。最后,他出人意料地又夺得了全校游泳冠军。
有志者,事( 竟 竞 )成。凡做事只要有勇气,有毅力,就会成功。
【小题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虚弱 --(______)    痛苦 --(______)
【小题3】从文中选择恰当的字词填入括号里。
一(  )脚 一(  )项目
一(  )较量 (  )身体
体质(   ) 一再(   )
【小题4】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到恰当的词写在括号里。
(1) (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________)
(2) 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 (________)
【小题5】从小跛足、体质虚弱的拜伦被印司欺侮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请用“--”画下来。
【小题6】拜伦最后取得全校游泳冠军之所以出人意料,是因为他______。
【小题7】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短文阅读

家乡的红枣

“十一”假期,我回家看父母,重阳节正巧在假期内,便想陪父母好好地出去玩玩。可是父母却执意要我陪同去乡下老家看看。

汽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这条路,从我第一次走就是这个样子,父亲在颠簸的车上叹道:几十年如一日啊……

一路看不够的山光野景,几十里路不觉就到了藏在深山中的那个小山村。老姨正坐在家门口剥花生。小小的院落,堆满了一年的收成: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砌成宝塔的形状,光彩夺目;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红的辣椒,鲜艳夺目,这莫不是农家渴望好日子的写照?  我的眼睛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枣树所吸引。几年没见了,树干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

老姨说:树上的枣儿原本更多,已经打落分给乡亲们品尝了。树上这些枣儿,是专门给我留的。说着话,老姨吩咐孙子拿来长竿,对着树上的枣儿,“噼噼、啪啪”的一阵猛打,枣儿如冰雹一般纷纷落下。我捡起一粒红透了的枣儿品尝,又脆又甜的滋味在身体中蔓延。

再看那枣树,在长竿的敲击下,枣儿落下的同时,那树的枝枝叶叶也纷纷折落。我心疼得大叫:“快住手,别打了!你们看把这树折磨成什么样子了?”老姨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这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我奇怪道:“这是为什么?”老姨说:“这树贱。”

我的心却受到了深深的感动。这树“贱”吗?是“贱”哦。它的生长不择地的肥瘦,随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沟石缝,有点土就能成活。你看那满山遍野生长的野生酸枣树,就是家栽枣树的母本,也成就了这枣树的坚强品质。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这树“贱”吗?我看到的却是枣树面对挫折更坚强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枣树,多么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虽然这块土地是那样的贫瘠,就如父亲在路上轻叹的那一句“几十年如一日”,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可是这里的乡亲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不曾减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挥洒下汗水,秋天收获果实,乡亲们踏踏实实地享受着这块土地带给他们的每一个日子……

我和父母告别了这个小山村。带回家一篮红枣,让果实的香甜、枣树的品质滋养着我的身心;采一把野菊花,摘一捧芦苇絮,让我,把家乡山山水水的灵气带回家。

【小题1】请根据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是因为______________;“我”心疼地阻止老姨敲击枣树,是因为__________;老姨说枣树贱,是因为______________;作者却从枣树身上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在作者的眼里,枣树就像_____;所以,在“是‘贱’哦”这句话中,“贱”应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句子中的带点字写一个句子。
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照样子写词语。
坑坑洼洼__________________
金灿灿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在国外被同学瞧不起。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需要把青蛙的卵的外膜剥掉。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和细心。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
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一定能办到。”
1.结合对内容的理解,给文章添加一个标题。
2.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具体写了童第周的那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从动作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人物进行了描写,请按照要求从文中各摘录一个句子。
心理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第周为自己、为中国人争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学习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