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仔细阅读下边的短文,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个鬼子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嘎子靠向门,也操着日本腔说:“太君,西屋里干净,那里歇歇的干活!” 一个鬼子见西屋里的门帘垂着,就挺起“三八式”,去挑西屋的帘子。帘子一起,只听见“咔嚓”一声,鬼子兵应声倒地。鬼子军官 “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 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冲出一个战士, “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军官就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手里的枪,也摔出去一丈多远。
1.用“”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2.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
3.用抓要点的方法归纳这段的主要内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23 06:27: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游乐场。
诸葛亮治蜀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治理才能的政治家。
蜀国建立以后,益州地方的大地主、大官僚、地主豪强侵夺百姓,十分专横。诸葛亮下令予以打击,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有人劝诸葛亮说:“我们刚刚占据了益州.应当多行恩德。”诸葛亮说:“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结果,不法官僚、豪强遭到严厉打击,当地有才能的人受到重用,蜀国的局势很快稳定了下来。
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诸葛亮不许部下随意杀戮和欺辱。他曾打败关中一带举兵反抗的少数民族部落,俘虏了他们的首领孟获。孟获不服,传说诸葛亮释放了他,如此一擒一纵,前后七次,最后孟获表示归附。诸葛亮还鼓励少数民族人民栽桑齐蚕,缫丝织绸。据说他亲自把蜀锦的图案纹样,送给少数民族人民,还让会织锦的士兵,向他们传授织锦技术。故西南少数民族称蜀锦为“诸葛锦”。西南少数民族人民更像尊敬“慈父”一样尊敬诸葛亮。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胡作非为,专断强横。    (    )
(2)奖赏有功的人,处罚有过失的人,界限非常清楚。    (    )
(3)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    (    )
2.仿照例句,用“只有…一才能……”造一个句子。
例:只有赏罚分明,宽严并用,政治才能清明。

同类题3

阅读中学习方法

昙花

谁不知道“昙花一现”这个成语呢?可是很少有人目睹过昙花开放的动人情景。因为昙花要好几年才开一次花,而且是在夜间开花,从开到谢整个过程只有4个小时左右。

邻居李叔叔家种了一盆昙花,昨夜,我终于有幸看到昙花开放。昙花的分枝,肉多而厚,像一张张绿色的芭蕉扇,白色的花蕾高悬着,似乎马上就要开放。但我们等了又等,它始终不愿将自己美丽的面容展示出来,好像一位害羞的少女站在那里,迟迟不愿揭开自己的面纱。

终于,昙花的花蕾轻轻地,有节奏地抖动起来。随着这轻微的节奏,花瓣正慢慢地张开。我惊喜地叫道:“要开了!要开了!”两家的大人小孩顿时围拢过来,屋里安静极了。

又过了好一阵子,昙花终于露出了它美丽的笑容。它洁白无瑕,清淡高雅,在微风的吹拂下,飘飘欲飞。你瞧,它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仙女呀!

人们把牡丹称为“百花之王”。是的,牡丹确实美丽,但看着眼前的昙花,我觉得它的清纯高雅比牡丹更胜一筹,它才是名副其实的百花之王。

似乎没过多久,昙花便开始凋谢了,它的生命迅速地结束了。不少人认为,昙花虽然美丽,但生命短暂,没有可取之处。我却不这样认为,昙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却令人终生难忘。

正如人的生命,若对社会毫无贡献,只能落得“无志空活百岁”;有的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放射出奇光异彩。到底哪种生命更有意义呢?

【小题1】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昙花____ ____   洁白____ ____
____ ____玉立   奇光______彩
清______高雅
【小题2】我能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小题3】我能用“____”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小题4】我要把描写昙花美丽的语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篇文章作者以花喻人,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这篇文章中,邻居李叔叔对他家的昙花进行了__________,终于等到了花开的时候。我们一起观察昙花时,近距离地对昙花进行了____________,这样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了昙花的美丽。(短期观察 仔细观察 对比观察 长期观察)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童年趣事
每个人都有童年,而童年趣事也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都数不完。而如今我的手上还握着那一颗最闪光的贝壳,那也正是我最难忘的一件童年趣事。
记得小时候,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我出生时爸爸种下的杨树,我经常拿小刀在树干上刻记号,天天去看自己是否长高。看着一条条横线,我真盼望快快长高。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比那记号矮了。天啊!难道我倒着长了?我心里害怕极了,连忙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别的小伙伴都长高了,我却变矮了?”妈妈忙放下手中的活儿,把我放在椅子上问:“为什么这么说?”我忙跳下椅子,拉住妈妈的手,把她拉到院子里说:“我天天用小刀在树上刻我的身高,可是我今天却刻在以前刻的横线下面了。”我边说边在树上指出那两条横线。妈妈听了我的话,又看了看树,沉默了两分钟后就莫名其妙地大笑起来,笑得都直不起腰来,眼泪都出来,然后拍了拍傻呆呆看着她的我的头说:“傻瓜,不是你矮了,是树高了,以后可别做这种傻事喽。”我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我矮了,而是树高了。之后我又高高兴兴去找小羊玩耍,真不知道自己又会对小羊干出什么傻事……
我童年的傻事趣事一箩筐,像给雪娃娃洗澡,剃眉毛……正是那么多趣事、傻事组成那七彩的童年,欢乐的童年,令人留恋的童年。虽然这段金色时光正慢慢离我远去,我已不那么傻,但我相信童年趣事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
(2)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
2.“我童年的傻事趣事一箩筐,像给雪娃娃洗澡,剃眉毛……”此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3.“我”用 来测量自己的身高,有一天却刻在以前的横线下面,“我”当时非常    ,就去找妈妈,“我”才知道不是“我”    ,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