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我躺在铺位上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 “小姑娘!”我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夜深人静,我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我苹果呢? 我开始
警惕
多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 “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我发现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我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加一个心眼是好的,我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 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象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文中加线词“警惕”的意思是( )
(1)犹豫不决 (2)高兴、愉快 (3)小心谨慎 (4)觉察
2 文中A、B两处应填人的词语分别是( )
(1)呼唤(2)呼喊 (3)道歉 (4)道谢
3.“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这是因为( )
(1) “我”并不喜欢吃苹果。
(2) “我”怀疑妇女的好意,不敢吃。
(3) “我”接受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苹果,觉得不好意思
(4) “我”想到童话故事,怕中毒。
4. 短文最后一段的含义是( )
(1) 作者从中体会到那位妇女对自己的慈爱和信任。
(2) 作者错误地怀疑了那位妇女,感到很内疚。
(3) 作者被妇女的热情帮助深深感动。
(4) 妇女把作者当成了自己的女儿看待。
5. 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6. 读完此文,你认为一个人出门时该如何处理类似的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23 06:33: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再次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绿色记事本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奥茨一开始有点儿洋洋得意,但在翻阅了其他小朋友的“环保周记”, 便再也不敢“翘尾巴 ”了。
小奥茨的心理经历了________到______的变化,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后来都采用了“当娜煮蛋法”,是因为这种煮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浪费能源的做法?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借鉴本文中小朋友的做法,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仔细阅读下边的短文,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个鬼子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嘎子靠向门,也操着日本腔说:“太君,西屋里干净,那里歇歇的干活!” 一个鬼子见西屋里的门帘垂着,就挺起“三八式”,去挑西屋的帘子。帘子一起,只听见“咔嚓”一声,鬼子兵应声倒地。鬼子军官 “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 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冲出一个战士, “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军官就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手里的枪,也摔出去一丈多远。
1.用“”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2.读下面的句子,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说时迟,那时快,嘎子见他要跑,急忙“咣当”把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窜出半截,便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
3.用抓要点的方法归纳这段的主要内容。
同类题3
带着问题来读书。
1.作者“劳动的开端”是从( )开始的。
A.第一次做家务 B.第一次挑煤 C.第一次挖煤
2.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是按____________顺序叙述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午后继续赶路 B.开始挑煤赶路 C.决定去挑煤
A.半夜动身去挑煤
B.挑着空筐回家)
同类题4
开动小脑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A.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B.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C.按地点变换顺序
D.按事情的性质内容顺序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以后的日子父亲便四处( )。有时我在( )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 ),好几次都憋得我难受极了。在父亲的( )侍候下,原本( )的死黄土地,已经黑得发亮了,一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一年过去了,菜园里长出了( )的蔬菜,像一块( )的翡翠,嵌在山坡上。
【小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小题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题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精心——( ) 贫瘠—— ( )
【小题4】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小题5】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抄下来。
这句话把
比作
。
仿照这个句子说一句话。
相关知识点
阅读鉴赏
现代文阅读
体裁
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