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用“  ”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  、      、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06 08:1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去参观

暑假里,刘艺所在的小队组织假日小队活动到博物馆去参观。

参观注意事项

1.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每周一闭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

冬季:8:30—12:00(11:30停止入场)    14:00-17:30(17:00停止入场)

夏季:8:30-12:00(11:30停止入场)    15:00—18:30(18:00停止入场)

2.请将背(挎)包存入寄存处;

3.展厅内请勿吸烟,请勿大声喧哗,请勿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

4.请勿在展厅内使用闪光灯。

地址:天海市文化中路125号   电话:021-8898332   票价:免费

【小题1】阅读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同学们参观的博物馆是“天海市历史博物馆”。(____)
(2)刘艺和同学们约好在周六下午去参观,博物馆是开放的。(____)
(3)大家进了展厅内才发现刘艺忘了存包,同学们大声喊她去寄包。(____)
(4)赵海听说闪光灯对展品有伤害,就提议在展厅角落开闪光灯拍合照。(____)
(5)妈妈找刘艺有事,赶到博物馆时已是17:10,被告知不能入内。(____)
【小题2】出发前一天,刘艺忘记了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了确认一下,她应该拨打什么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刘艺和同学们出发时,准备用导航寻路,他们该在搜索地址栏上填写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用颜色命名的河流
在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那里的土壤多半含有大量的氧化铁,土层呈红色或砖红色。土粒被雨水冲到河里,河水也带有微红的颜色。所以,我国南方有一些用红色命名的河流。其中,最有名的要算长江支流的赤水河了。红军长征时曾四渡赤水,赤水河就成了我国很著名的河流。
在珠江的上游有一条红水河,它上接云南的南盘江,下游流入西江,在100多公里的河道上,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现在,国家开始在红水河上修建10多个大电站,让红水河为华南地区提供强大的电流。
用黄色命名的大河只有黄河。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色泥土被带进河里,河水浑黄。到了雨季,河水中泥沙更多,每立方米的河水里,含沙量达600多千克,简直成了黄泥汤。
黑龙江是用黑色命名的中俄界河。因为河流在黑土地流过,河水呈青黑色,所以被称作黑龙江。当地的满族称黑龙江为“阿穆尔”,也就是“黑色的巨江”的意思。
有黑龙江,也有白龙江,它在嘉陵江上游。因为它发源于沼泽遍地的松潘地区,河水含沙量少,水质清澈白亮,这大概是白龙江一名的吧。
最有诗情画意的应该是中朝两国界河鸭绿江啦。鸭绿江发源于山高林密的长白山,水流极清,微波荡漾,泛起锦缎般的鸭头绿色,真是关极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有名( ) 包含( )
供给( ) 酷热( )
2.选择介绍三条用颜色命名的河流的名称来历。
(1)
(2)
(3)
3.回答问题。
你还知道哪些用颜色命名的河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朱德的扁担
要守住井冈山,粉碎敌人的围攻,除了(修筑 修建)五大哨口工事、安顿好重伤员修建红军医院外,还有一宗大事就是要准备粮食。可是井冈山 “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到万担”,粮很少,仅够群众自用,部队要吃粮、储粮,都得去山下挑。因此,红军战士在井冈山斗争的那些日子里,“挑谷上坳”便成了部队的一项经常工作。
从井冈山到山下的宁冈茅坪,上下足有五六十里,山又高,路又陡,着实难走。尤其是从桃寮到黄洋界那一段路,就是空着手走,也累得够受,肩上挑着担子,那就更吃力了。因此,每次运粮,总是起早赶路,摸黑回山。当时,朱军长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总是跟大家一同去运粮,而且每次都是挑得满满的。大家看到朱军长晚上要计划作战的大事,白天还要参加劳动,生怕累坏了他,便劝他不要挑粮,可是朱军长却地说:“吃饭有我的分,挑粮也有我的分!光吃饭不挑粮,那不成了剥削阶级了吗?”
怎么办呢?有位红军想了一条“妙计”。有一天,队伍又要到茅坪去挑粮。天没亮,大家都起床了。吃过饭,有的 着箩筐,有的 着麻包,有的 着布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朱军长也准备动身,便去拿放在墙角里的扁担。奇怪?扁担突然失踪了,怎么也找不到。
朱军长的扁担哪去了呢?原来是红军战土们为了让朱军长在家里多休息一会,故意把扁担藏起来了。谁知大家刚走上黄洋界,朱军长又挑着箩筐,满头大汗地赴上来了。等他坐下来休息时,人们才发现朱军长又新削了一根扁担。过几天扁担又不见了,朱军长又削了一根新扁担。而且,在扁担的正中,写上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
从此,朱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朱军长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深深地教育了大家。不久,有位红军战士还编了首歌谣:“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合力,粉碎敌人围剿”。每当挑粮爬山累了时。红军战士就用这首歌谣互相鼓励。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更(激励 激动)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小题1】为下面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着(  )实  空着(  )手
【小题2】将文中(  )不合适的词语划掉。
【小题3】将”背、挑、提”填在第三自然段的    处。
【小题4】指出下面各句中双引号的作用。
a.表示引用 b.特殊含义
c.表示强调意思  d.反语或讽刺
①有位红军想了一条“妙计”。( )
②从此,朱军长的扁担再没有人“偷”了。( )
③“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
【小题5】写一写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