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正月十五棒棒会
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热闹非凡,地方特色很浓。
今年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妈妈去逛街。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我一头扎进人群里,好奇地东张西望。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摊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
来到新街一带,好个棍棒的世界呀!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摊内有摊,摊外有摊,热闹极了。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棍棒。这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直;掂掂它,估估中不中。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
家乡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小题1】”逛“字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除了文中的”逛街“,我还可以用”逛“字组成另外的词语:(    )。
【小题2】文中我最喜欢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用 “________”划出两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原因。
【小题4】人们是怎样仔细挑选棒的?请摘抄有关句子。
【小题5】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    ________ 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7-22 03:44: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

永不凋谢的玫瑰

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②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③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④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sǎn sàn)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走过来,弯下腰,(亲切 亲热)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chàn zhàn)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

⑦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动 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 径直:___________
【小题2】给文中(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打“ √”。
【小题3】给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
【小题4】读中品味。
(1)用心读①—⑥自然段,用一两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2)认真品读五、六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    ”上。
【小题5】深层探究。你认为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玫瑰”吗?请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小题。

 

①宋濂(lián)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仅内容充实,还有很高的艺术功底,当时的学者曾称赞他“当今文章第一”。

②宋濂从幼年起,就十分热爱读书.当时家里穷,买不起书,他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然后把借来的书抄写后再按期归还给别人,由于他守信用,人家很愿意借书给他,使他能够博览群书。

③20多岁后,宋濂读书更加勤奋了。但由于没有名师指点,遇有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于是他步行一百多里路,去向名师请教.他请教的这位老前辈是位大学者,对学生要求很严厉.宋濂在向他请教时,每次都十分恭恭敬敬地提出疑问,并躬着身子侧耳倾听。他虚心求教,跟着这位老师学到很多知识。

④有一天宋濂出门访师的时候,正是数九寒天。这时他就穿上草鞋,背上行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顶着寒风冒雪去访师。等他好不容易赶到客店里,四肢都冻僵了,但他一点儿也不怕苦,坚持向老师请教。

⑤宋濂由于家境贫苦  少年求学很艰辛  粗茶淡饭是他的一日三餐 破旧棉衣是他的唯一御寒之物  沟边污水是他解渴良饮……这一切他都毫不在意,他的同学中有不少是富家子弟,穿着绫罗绸缎,满身珠光宝气,但他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而是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求学读书上。就这样,经过长期刻苦努力,宋濂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

【小题1】在短文第⑤自然段横线上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小题2】这篇短文属于( )的文章。
A.介绍景物
B.写人记事
C.说明道理
【小题3】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体现了________
【小题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
【小题5】关于短文的写作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事情发展顺序
B.地点转换顺序
C.空间顺序
【小题6】这篇短文的题目最合适一项是( )
A.严厉的老师
B.宋濂访师求学
C.贫苦的宋涨
【小题7】请结合短文和本学期的课文,给同学提2条与读书有关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