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

永不凋谢的玫瑰

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②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③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④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sǎn sàn)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走过来,弯下腰,(亲切 亲热)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chàn zhàn)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

⑦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动 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_______ 径直:___________
【小题2】给文中(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打“ √”。
【小题3】给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
【小题4】读中品味。
(1)用心读①—⑥自然段,用一两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2)认真品读五、六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    ”上。
【小题5】深层探究。你认为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玫瑰”吗?请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8 10:56: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回顾课文,回答问题。
那是1950年6月,她与“留美科协”总会的人们聚集在邓肯湖畔,大家离唱《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对新中国的向往。
两个月后,他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那一年,他只有二十六岁。
取得学位的第九天,他就踏上了回国的路程。那一次,他只带了两样礼物几双当时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和满脑袋的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一件是要送给他朝思暮想的父亲,另一件准备送给他日夜思念的祖国。八年后,他真的用上这些知识——研究原子弹。从那时起,他告别了妻儿,离开了温暖的家。为坚守国家的保密制度,他不能同亲人通电话,也不能写信。相濡以沫的妻子不知道他的实际工作内容,只是隐隐感到丈夫在干一项惊天动地的事业;慈祥的母亲不知道他的真实去向,只知道儿了是尽忠报国。
(1)这部分内容采用了______的写作手法。本册书我们学过的_______一文中也使用了这种写作手法。
(2)在邓肯湖畔,人们为什么会选择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 看出来邓稼先的爱国情怀,用“_____”画出。再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来歌颂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最优秀的人是谁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原来苏格拉底在A人已衰老,接近死亡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B病势严重.无法医治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愁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忽略、耽误、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功而返:
眉目:
2.认真阅读短文,填空。
短文用倒叙的写法叙述了 的事。读后让我们明白: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之所以未能成为最优秀的人,是因为  
3.选择能准确概括文中画线部分内容的成语。
风烛残年   风卷残云   生死攸关   病人膏肓
A. B.
4.联系上下文仔细读读下面的话,再填写。
苏格拉底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话中第一个“蜡”指 ;第二个“蜡”指 。苏格拉底说这话的目的是想
5. 读了短文你有何感想,请把它写下来,也可用名人名言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