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日月峰的传说
在高高的长白山上 有一座石峰 叫日月峰 它像一个作揖拱手的姑娘正面朝着东祷告 可是她只有鼻子 嘴 耳朵 却没有眼睛 你一定会 问她在祷告什么呢 她的眼睛哪里去了
原来大地上一片qī hēi ( ),没有太阳、月亮、星星,没有花草树木,冰冷的世界死气沉沉。
天帝的小女儿屡次对天帝说:“大地太黑暗了,应该让它亮堂起来!”可是天帝漠不关心,天帝的小女儿气极了,yì rán ( )离开天庭,来到长白山上。她费尽了nǎo jīn ( ),一直没有想出办法来。
忽然,她发现自己的眼睛十分明亮。脖子挂着的那串玉珠也像金星一般。她一狠心把左眼挖了出来,抛向天空,天上立刻出现了一轮太阳。可是太阳慢慢偏西了,大地又黑了。她又把另一只眼睛挖出来抛向天空,天空中立刻又有了月亮,最后小仙女把那串珍珠也抛上了天空,变成了星星。大地上亮堂多了,可是小仙女失去了眼睛,一动也不动了。那串珍珠是她ténɡ yún jià wù (    )的宝物,她无法飞回天堂。最后,她变成了一座石峰,面对着东方,整天祷告着,yínɡ jiē ( )太阳和月亮轮番出来照亮大地。
天帝的小女儿为了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双眼和整个生命。
⑴看拼音,将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⑵给短文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⑶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屡——;尽——;抛——;毫——
⑷注意“花草树木”一词的构词特点,照样子写出三个与它结构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⑸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并说明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⑹用“ ”画出短文中能提示中心的句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9-02 09:47: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快乐阅读。
钻木取火
远古时代是没有火的。到了夜晚,人们就生活在黑暗中,吃的当然是生的。
一天夜里,一个年轻人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伏羲告诉他,一直往北走,有一个叫燧明国的地方,那里有火种。年轻人醒来后,就向北方走去。他翻过高山,穿越森林,游过河流,跳过沟涧,向北走了很远很远。
终于有一天,他来到了燧明国。这里有一棵奇大无比的树。他看见有无数只长着短而硬嘴巴的鸟,正在不停地啄一棵燧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烂夺目的火花迸发出来。
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立刻折下几根燧枝,互相敲击,树枝上果然闪出了火花!他又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终于,树枝上(    )烟了,接着,(    )起了火花,年轻人激动得(    )下了眼泪。
从那以后,这位年轻人四处游走,向人们传授钻木取火的方法。
自此以后,人类就有了火。火把五谷煮熟,把野味烤熟。冬天。人们用它取暖;黑夜,人们用它照明。人们还用火来冶炼矿石,打造工具和武器。火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人类迈向文明。
人们被年轻人的勇气、智慧和无私所折服,推举他做首领,并称他为“燧人氏”,即取火者的意思。
【小题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小题2】用“横线②”画出描写钻木取火的方法的句子。
【小题3】人类有了火,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横线①”画出来。
【小题4】你觉得燧人氏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广场。
一个有魔力的字眼
窗外,飘着一根青藤。
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
青藤发现,屋里的白发老奶奶身边有个小男孩,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小男孩仰着脸,对奶奶说:“奶奶,请您帮我拿桌子上的熊猫玩具,好吗?”奶奶微笑着把玩具给了他。“奶奶,请给我倒杯水好吗?”奶奶微笑着给他倒了杯水。小男孩笑得很甜。
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也说了一句:“雨妹妹,请来一下,我们太渴了。”雨妹妹唱着淅淅沥沥的歌来了。不仅让青藤喝个够,而且把一张张青藤叶子洗得油绿发亮。
像小嘴巴一样的青藤叶子,也学着说了一句:“风姐姐,请来一下,帮我们吹掉热气行吗?”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
“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
【小题1】仿写。
(1)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有的像 ,还有的像 。 
(2)“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像    
【小题2】“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这是一个____句;“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这是一个_____句。
【小题3】理解重点句。
“请”,这是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清凉,像细雨一样甜美……
(1)句中“这”是指  。 
(2)“魔力”的意思是  。 
(3)从你的生活中找出两个体现“魔力”的事例。
 

同类题4

阅读检阅台
_______________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艾森豪威尔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词。
艾森豪威尔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呢。
艾森豪威尔听后,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救援者的傲气,他命令停车的瞬间,也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
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艾森豪威尔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狙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希特勒认定那天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狙击却流产,事后他怀疑情报不准确。希特勒哪里知道,艾森豪威尔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哪些句子表现出老夫妇俩的处境非常糟糕?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参谋的提醒?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衬托老夫妇俩所处的环境很糟糕。
B.表现出参谋的认真负责、忠于职守。
C.表现了艾森豪威尔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从侧面反衬出艾森豪威尔的善良和对老夫妇的关爱。
4.理解“雪中送炭”。
短文中的“雪中送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